政府推进社区矫正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内蒙古乌海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论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20-25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1. 社区 | 第20页 |
2. 社区服刑人员 | 第20-21页 |
3. 社区矫正 | 第21-22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2-23页 |
2. 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二、乌海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 | 第25-35页 |
(一) 乌海市社区矫正组织体制 | 第25-27页 |
1.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 第25-26页 |
2.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结构 | 第26-27页 |
(二) 乌海市社区社区服刑人员基本状况 | 第27-31页 |
1. 社区服刑人员类型与数量 | 第27-28页 |
2. 社区服刑人员类型与数量变化对比 | 第28-31页 |
(三) 乌海市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就 | 第31-35页 |
1. 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 第31-32页 |
2. 社区矫正实施的相关政策支持 | 第32-33页 |
3. 社区矫正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 第33页 |
4. 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 第33-34页 |
5. 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活动不断丰富 | 第34-35页 |
三、政府推进乌海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5-41页 |
(一) 政府推进乌海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1. 政府在社区矫正中职能履行不充分 | 第35页 |
2. 惩戒制度缺位且手段单一 | 第35-36页 |
3. 社区矫正帮扶力度难以保证 | 第36-37页 |
4. 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难以发挥功效 | 第37页 |
(二) 政府推进乌海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1页 |
1. 政府对治理理论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 第37-38页 |
2. 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 | 第38页 |
3. 政府财政投入偏低导致力度难以保证 | 第38-39页 |
4. 忽视社会力量的参与 | 第39-41页 |
四、完善政府推进乌海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41-51页 |
(一) 借鉴国外社区矫正有益做法与经验 | 第41-44页 |
1. 国外推进社区矫正的有益做法 | 第41-43页 |
2. 对国外社区矫正有益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43-44页 |
(二) 健全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1. 制定社区矫正配套法律法规 | 第44页 |
2. 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 第44-45页 |
(三) 保证政府对社区矫正财政投入和覆盖率 | 第45-47页 |
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 第45-46页 |
2. 增加社区矫正的覆盖率与种类 | 第46-47页 |
(四) 明确社区矫正部门的职责权限 | 第47-48页 |
1. 建立独立的社区矫正机构 | 第47页 |
2. 理顺社区矫正部门隶属关系 | 第47-48页 |
(五)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 | 第48-49页 |
1. 优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录方式 | 第48页 |
2. 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 第48-49页 |
(六) 发挥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辅助功能 | 第49-51页 |
1. 吸收多元主体加入社区矫正队伍 | 第49-50页 |
2. 发挥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