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仓桨叶取料过程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螺旋代号表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桨叶螺旋排料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传统螺旋排料机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变径变距式螺旋排料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螺旋排料机数值仿真领域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2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取料过程数值模拟 | 第21-75页 |
2.1 离散元素法 | 第21-29页 |
2.1.1 离散元素法概述 | 第21-22页 |
2.1.2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 | 第22页 |
2.1.3 离散元素法的接触模型 | 第22-26页 |
2.1.4 离散元素法的网格检索原理 | 第26-27页 |
2.1.5 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介绍 | 第27-29页 |
2.2 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 第29-34页 |
2.2.1 通用离散元材料数据库(GEMM) | 第29-31页 |
2.2.2 颗粒综合特性测试 | 第31-32页 |
2.2.3 离散元模拟虚拟试验标定 | 第32-33页 |
2.2.4 关于离散元仿真参数的讨论 | 第33-34页 |
2.3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的取料过程离散元仿真 | 第34-47页 |
2.3.1 仿真描述 | 第34-35页 |
2.3.2 模型建立 | 第35-44页 |
2.3.3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4-47页 |
2.4 离散元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73页 |
2.4.1 水平颗粒层示踪分析 | 第47-55页 |
2.4.2 垂直颗粒层示踪分析 | 第55-61页 |
2.4.3 平底仓底截面下料速率分布 | 第61-62页 |
2.4.4 体积填充率分布 | 第62-64页 |
2.4.5 质量输送率 | 第64-66页 |
2.4.6 平均扭矩 | 第66页 |
2.4.7 排料过程力链分布 | 第66-70页 |
2.4.8 排料过程速度矢量云图 | 第70-71页 |
2.4.9 喉口段物料流动情况 | 第71-7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3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取料过程试验 | 第75-114页 |
3.1 试验台结构设计 | 第75-84页 |
3.1.1 总体设计 | 第75-76页 |
3.1.2 桨叶-螺旋主轴 | 第76-78页 |
3.1.3 传动部 | 第78-80页 |
3.1.4 机壳 | 第80-81页 |
3.1.5 平底仓 | 第81-82页 |
3.1.6 机架 | 第82-83页 |
3.1.7 驱动端和非驱动端轴承座 | 第83-84页 |
3.2 试验原理及步骤 | 第84-89页 |
3.2.1 试验原理 | 第84-86页 |
3.2.2 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 第86-88页 |
3.2.3 试验步骤 | 第88-89页 |
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9-112页 |
3.3.1 颗粒水平示踪分析 | 第89-96页 |
3.3.2 质量输送率 | 第96-104页 |
3.3.3 桨叶修正输送率公式 | 第104-107页 |
3.3.4 转速 | 第107-108页 |
3.3.5 瞬态扭矩 | 第108-111页 |
3.3.6 平均扭矩 | 第111-11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4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的工业应用 | 第114-122页 |
4.1 背景介绍 | 第114-115页 |
4.2 方案设计 | 第115-119页 |
4.2.1 初步方案 | 第116页 |
4.2.2 中试试验方案 | 第116-117页 |
4.2.3 中试试验后方案 | 第117-118页 |
4.2.4 整体安装方案 | 第118-119页 |
4.3 电站实际运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19-12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5.1 结论 | 第122-123页 |
5.2 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5.3 工作展望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