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苯酚的概述 | 第14-16页 |
1.1.1 苯酚的物化特征和来源 | 第14页 |
1.1.2 苯酚的危害 | 第14-15页 |
1.1.3 苯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1.2 废水中几种重金属的概述 | 第16-22页 |
1.2.1 镉(Cd) | 第16-18页 |
1.2.2 铅(Pb) | 第18-19页 |
1.2.3 锌(Zn) | 第19-20页 |
1.2.4 重金属的排放标准 | 第20页 |
1.2.5 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 | 第20-22页 |
1.3 复合污染 | 第22-23页 |
1.4 固定化微生物 | 第23-27页 |
1.4.1 固定酶 | 第23页 |
1.4.2 固定细胞 | 第23页 |
1.4.3 固定化方法 | 第23-25页 |
1.4.4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 第25页 |
1.4.5 影响固定化微生物吸附效果的因素 | 第25-27页 |
1.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简青霉的研究 | 第29-32页 |
2.1 简青霉的概述 | 第29-30页 |
2.2 简青霉与重金属 | 第30页 |
2.3 简青霉吸附重金属的机制 | 第30-31页 |
2.4 简青霉与苯酚 | 第31页 |
2.5 非活性简青霉吸附苯酚的机制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32页 |
3.2 试剂的配制 | 第32-33页 |
3.2.1 Cd溶液的配制 | 第32-33页 |
3.2.2 苯酚溶液的配制 | 第33页 |
3.3 固定化简青霉的制备 | 第33-34页 |
3.3.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页 |
3.3.2 菌体的培养 | 第33页 |
3.3.3 磁性粒子的制备 | 第33-34页 |
3.3.4 固定化简青霉的制备 | 第34页 |
3.4 吸附实验 | 第34页 |
3.5 分析和测定的方法 | 第34-35页 |
3.6 动力学模型 | 第35-36页 |
3.7 吸附等温模型 | 第36-38页 |
3.7.1 Langmuir等温式模型 | 第36-37页 |
3.7.2 Freundlich等温式模型 | 第37-38页 |
3.8 解吸实验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固定化简青霉对单一Cd~(2+)和苯酚的溶液的吸附 | 第39-52页 |
4.1 简青霉的生长曲线 | 第39页 |
4.2 固定化简青霉(Penicillium sp.)对Cd~(2+)的吸附 | 第39-46页 |
4.2.1 pH | 第39-40页 |
4.2.2 时间 | 第40-41页 |
4.2.3 温度 | 第41-42页 |
4.2.4 转速 | 第42-43页 |
4.2.5 初始浓度 | 第43-45页 |
4.2.6 小结 | 第45-46页 |
4.3 固定化简青霉(Penicillium sp.)对苯酚的吸附 | 第46-52页 |
4.3.1 pH | 第46-47页 |
4.3.2 时间 | 第47页 |
4.3.3 温度 | 第47-48页 |
4.3.4 初始浓度 | 第48-50页 |
4.3.5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固定化简青霉对Cd~(2+)和苯酚的复合溶液的吸附 | 第52-57页 |
5.1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 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54-56页 |
5.4 解吸特性 | 第56页 |
5.5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