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全球变暖与CO_2减排 | 第11-12页 |
1.2 CO_2综合利用 | 第12-14页 |
1.2.1 化学应用 | 第12-13页 |
1.2.2 物理应用 | 第13页 |
1.2.3 生物应用 | 第13-14页 |
1.2.4 其他应用 | 第14页 |
1.3 二氧化碳捕获 | 第14-17页 |
1.3.1 燃烧前捕获 | 第15页 |
1.3.2 富氧燃烧 | 第15-16页 |
1.3.3 燃烧后捕获 | 第16-17页 |
1.4 CO_2分离技术 | 第17-19页 |
1.4.1 化学吸收法 | 第17-18页 |
1.4.2 物理吸附法 | 第18页 |
1.4.3 膜分离法 | 第18-19页 |
1.4.4 低温精馏法 | 第19页 |
1.5 有机胺溶液捕获C02技术 | 第19-24页 |
1.5.1 有机胺溶液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5.2 非水体系 | 第22-23页 |
1.5.3 有机胺溶液吸收CO_2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6 立题依据 | 第24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有机胺吸收CO_2动力学理论与测定方法 | 第26-33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质量传递模型 | 第26-27页 |
2.2.1 薄膜模型 | 第26页 |
2.2.2 渗透模型 | 第26页 |
2.2.3 表面更新模型 | 第26-27页 |
2.3 动力学速率实验测定方法 | 第27-32页 |
2.3.1 搅拌釜反应器 | 第27-28页 |
2.3.2 湿壁塔反应器 | 第28-29页 |
2.3.3 层式喷流吸收器 | 第29-30页 |
2.3.4 湿球吸收器 | 第30页 |
2.3.5 串联盘式接触器 | 第30-31页 |
2.3.6 快速停留电化学分析仪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DETA、DAP、1-AP在乙醇中的动力学研究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3.3 实验装置与步骤 | 第34-36页 |
3.3.1 Stopped-Flow动力学测定 | 第34-36页 |
3.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36-38页 |
3.4.1 基于两性离子机理的动力学常数计算 | 第36-37页 |
3.4.2 基于三分子机理的动力学常数计算 | 第37-38页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3.5.1 DETA乙醇体系 | 第38-41页 |
3.5.2 DAP乙醇体系 | 第41-44页 |
3.5.3 1-AP乙醇体系 | 第44-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DETA、DAP、1-AP在甲醇中的动力学研究 | 第48-65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4.3 实验装置与步骤 | 第49-51页 |
4.3.1 Stopped-Flow动力学测定 | 第49-51页 |
4.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51-53页 |
4.4.1 基于两性离子机理的动力学常数计算 | 第51-52页 |
4.4.2 基于三分子机理的动力学常数计算 | 第52-53页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4.5.1 DETA乙醇体系 | 第53-55页 |
4.5.2 DAP甲醇体系 | 第55-58页 |
4.5.3 1-AP乙醇体系 | 第58-61页 |
4.5.4 DETA、1-AP在水溶液体系和非水溶剂体系中的动力学比较 | 第61-62页 |
4.5.5 关于DETA、DAP、EDA、AEEA在非水体系中的动力学比较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