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小微企业概述及小微金融发展情况 | 第14-16页 |
1.2.2 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2.1 小微企业定义的标准 | 第19-22页 |
2.1.1 境外对小微企业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国内对小微企业的定义 | 第20-22页 |
2.2 小微企业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2.1 小微企业自身特点 | 第22页 |
2.2.2 小微企业经营特性 | 第22-23页 |
2.2.3 小微企业融资特征 | 第23-24页 |
2.3 企业融资理论 | 第24-27页 |
2.3.1 “麦克米伦缺口”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 | 第25-26页 |
2.3.3 信贷配给理论分析 | 第26页 |
2.3.4 银企关系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LY地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困境分析 | 第27-37页 |
3.1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3.1.1 LY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1.2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 第28-29页 |
3.2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2.1 银行性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匹配 | 第29页 |
3.2.2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作用发挥不足 | 第29页 |
3.2.3 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小微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受到限制 | 第29-30页 |
3.3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3.3.1 信贷配给与信息不对称 | 第30-31页 |
3.3.2 逆向选择 | 第31-32页 |
3.3.3 利率的作用与信贷配给的形成 | 第32-33页 |
3.3.4 关于逆向选择的博弈分析 | 第33-37页 |
第4章 L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 第37-49页 |
4.1 LY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第37页 |
4.2 LY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必要性分析 | 第37-39页 |
4.2.1 小微企业自身的客观需求 | 第37-38页 |
4.2.2 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 | 第38页 |
4.2.3 国家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第38页 |
4.2.4 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 第38-39页 |
4.3 LY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情况分析 | 第39-47页 |
4.3.1 对发展路径进行开拓探索 | 第39-42页 |
4.3.2 探索特色经营机制 | 第42-44页 |
4.3.3 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 第44-47页 |
4.4 LY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4.4.1 风险管控力度不够,清收方式单一 | 第47页 |
4.4.2 管理模式不统一,业务归属交叉多,统一调配不及时 | 第47页 |
4.4.3 监督管理仍存在不足,个人专业素质仍需加强 | 第47-49页 |
第5章 LY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的效率分析 | 第49-55页 |
5.1 效率的定义 | 第49页 |
5.2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49-51页 |
5.2.1 DEA介绍 | 第49页 |
5.2.2 DEA模型 | 第49-51页 |
5.3 样本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设置 | 第51-53页 |
5.3.1 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选择 | 第51页 |
5.3.2 样本选取与指标衡量 | 第51-53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第6章 L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改进建议 | 第55-59页 |
6.1 客户策略 | 第55-56页 |
6.1.1 确定目标客户 | 第55页 |
6.1.2 针对不同企业进行业务定位 | 第55-56页 |
6.2 管理策略 | 第56-57页 |
6.2.1 强化人员与授权管理 | 第56页 |
6.2.2 强化责任认定 | 第56-57页 |
6.2.3 加强风险管理 | 第57页 |
6.3 营销策略 | 第57-59页 |
6.3.1 丰富营销方法 | 第58页 |
6.3.2 扩大品牌营销效应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