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微生物法生产α-氨基丁酰胺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1.1 腈转化酶第12-13页
    1.2 腈水合酶第13-17页
        1.2.1 NHase的来源第13-14页
        1.2.2 NHase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第14-15页
        1.2.3 NHase的催化特性第15-17页
            1.2.3.1 区域选择性第15-16页
            1.2.3.2 立体选择性第16页
            1.2.3.3 光激活性第16-17页
    1.3 左乙拉西坦第17-18页
    1.4 L-α-氨基丁酰胺的化学合成方法第18-20页
        1.4.1 合成路线一第18-19页
        1.4.2 合成路线二第19页
        1.4.3 合成路线三第19-20页
    1.5 (L)-α-氨基丁酰胺的生物合成方法第20-21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第二章 α-氨基丁酰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菌种筛选第27-40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7-28页
        2.2.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2.2.1 培养基第28页
            2.2.2.2 摇瓶发酵法第28页
            2.2.2.3 薄层层析条件第28页
            2.2.2.4 柱前衍生化条件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第28页
            2.2.2.5 静息细胞生物转化第28-29页
            2.2.2.6 NHase活力测定第29页
        2.2.3 检测方法的优化第29-30页
            2.2.3.1 薄层层析展开剂的优化第29页
            2.2.3.2 DNFB添加量的优化第29页
            2.2.3.3 衍生化温度的优化第29页
            2.2.3.4 α-氨基丁酰胺高效液相色谱谱图的绘制第29-30页
            2.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0页
            2.2.3.6 实验菌株的筛选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8页
        2.3.1 不同展开剂配比对Rf值的影响第30-31页
        2.3.2 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1-37页
            2.3.2.1 α-氨基丁酰胺和DNFB添加量对衍生化的影响第32-33页
            2.3.2.2 衍生化温度和时间对衍生化的影响第33-34页
            2.3.2.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衍生产物第34-36页
            2.3.2.4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回收率确定第36-37页
        2.3.3 转化 α-氨基丁腈的产NHase菌株筛选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第三章 N. globerula产腈水合酶培养基条件优化第40-53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0页
        3.2.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3.2.2.1 菌种第40页
            3.2.2.2 培养基第40-41页
            3.2.2.3 摇瓶发酵法第41页
            3.2.2.4 柱前衍生化条件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第41页
            3.2.2.5 静息细胞生物转化第41页
        3.2.3 培养条件优化第41-42页
            3.2.3.1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1页
            3.2.3.2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1-42页
            3.2.3.3 诱导剂对产酶的影响第42页
            3.2.3.4 初始培养基pH对产酶的影响第42页
            3.2.3.5 摇瓶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第42页
            3.2.3.6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3.3.1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2-44页
        3.3.2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4-46页
        3.3.3 诱导剂对产酶的影响第46-48页
        3.3.4 培养基初始p H对产酶的影响第48-49页
        3.3.5 摇瓶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第49-50页
        3.3.6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四章 N. globerula静息细胞生物转化条件的优化第53-65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3-56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53-54页
        4.2.2 实验方法第54-55页
            4.2.2.1 菌种第54页
            4.2.2.2 培养基第54页
            4.2.2.3 摇瓶发酵法第54页
            4.2.2.4 柱前衍生化条件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第54页
            4.2.2.5 初始静息细胞生物转化第54-55页
        4.2.3 生物转化体系优化第55-56页
            4.2.3.1 反应温度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5页
            4.2.3.2 反应pH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5页
            4.2.3.3 底物浓度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5页
            4.2.3.4 菌体添加量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5页
            4.2.3.5 反应时间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5页
            4.2.3.6 底物流加和菌体流加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5-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4.3.1 反应温度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6-57页
        4.3.2 反应pH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7页
        4.3.3 底物浓度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7-58页
        4.3.4 菌体添加量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8-59页
        4.3.5 反应时间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59-60页
        4.3.6 底物流加和菌体流加对 α-氨基丁酰胺生成的影响第60-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总结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ZJB-14132催化合成普瑞巴林关键手性中间体的研究
下一篇:SG新型脱脂剂生产线建设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