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2 ABSTRACT | 第6-7页 |
| 3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8-9页 |
| 4 前言 | 第9-11页 |
| 5 临床研究 | 第11-31页 |
| 5.1 病例选择 | 第11-13页 |
| 5.2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 5.3 研究结果 | 第17-31页 |
| 6 讨论 | 第31-38页 |
| 6.1 中医对干眼的认识及治疗用药分析 | 第31-34页 |
| 6.2 西医对干眼的认识及治疗用药分析 | 第34-35页 |
| 6.3 性别年龄患病率分析 | 第35页 |
| 6.4 治疗疗效分析 | 第35-36页 |
| 6.5 不良反应及脱落分析 | 第36-38页 |
| 7 结论 | 第38-39页 |
| 8 问题与展望 | 第39-40页 |
| 8.1 样本量偏小 | 第39页 |
| 8.2 观察期尚短 | 第39页 |
| 8.3 用机制有待明确 | 第39页 |
| 8.4 干眼的宣传教育需加强 | 第39-40页 |
| 9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10 文献综述 | 第4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11 附录 | 第54-59页 |
| 11.1 知情同意书 | 第54-55页 |
| 11.2 临床观察表 | 第55-57页 |
| 11.3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范 | 第57-59页 |
| 1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9-60页 |
| 13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