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室内装修中藻井的文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4页 |
·词义内涵变化研究 | 第8-9页 |
·形式特征研究 | 第9-10页 |
·现存古建中的藻井研究 | 第10-13页 |
·研究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藻井的产生 | 第17-27页 |
·承前遗业,固汉根基 | 第18-19页 |
·学术技艺,百花齐放 | 第19-21页 |
·独尊儒术,继往开来 | 第21-22页 |
·君之所求,水到渠成 | 第22-25页 |
·儒之思想 | 第22-24页 |
·奢之追求 | 第24页 |
·平安之愿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 佛教影响中的藻井 | 第27-37页 |
·佛教东来 | 第27页 |
·莫高窟的藻井 | 第27-34页 |
·莫高窟早期(十六国至北周)藻井 | 第28-32页 |
·莫高窟的隋唐藻井 | 第32-33页 |
·莫高窟晚期(五代、宋、西夏、元)藻井 | 第33-34页 |
·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4. 藻井的发展与成熟 | 第37-45页 |
·藻井在隋唐的发展 | 第37-38页 |
·北宋《营造法式》中的藻井 | 第38-42页 |
·《营造法式》中关于藻井的规定及其注释 | 第38-41页 |
·《营造法式》中的五行观念与藻井 | 第41-42页 |
·《营造法式》中的等级观念与藻井 | 第42页 |
·明清时期的藻井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藻井在现代建筑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 第45-51页 |
·人民大会堂天花上的藻井 | 第45-49页 |
·宴会厅藻井 | 第45-46页 |
·国宴厅藻井 | 第46-47页 |
·金色大厅藻井 | 第47-48页 |
·设计思想分析 | 第48-49页 |
·兰州火车站大厅藻井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6. 设计实例——山东某酒店大堂 | 第51-59页 |
·设计背景 | 第51-52页 |
·项目背景简介 | 第51页 |
·山东泰安的地域文化 | 第51-52页 |
·设计思路 | 第52-54页 |
·风格基调及文化元素的选取 | 第53-54页 |
·天花设计分析 | 第54-59页 |
·天花区域划分 | 第54页 |
·天花分区设计说明 | 第54-59页 |
7. 结论 | 第59-61页 |
·反映时代背景 | 第59页 |
·蕴含儒学、佛教内涵 | 第59-60页 |
·体现地域文化 | 第60页 |
·使用现代的材料、装饰内容和手法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个人简介 | 第63-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7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