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形成原因探析--基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一) 青少年叛逆期 | 第10-11页 |
| (二) 结构家庭疗法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二)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一、青少年叛逆现象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一) 叛逆行为和心理表现及特点研究 | 第15-16页 |
| (二) 叛逆现象的认知和争论研究 | 第16-17页 |
| (三) 青少年叛逆心理及行为的原因分析研究 | 第17-18页 |
| (四) 特殊叛逆青少年研究 | 第18-19页 |
| (五) 青少年叛逆行为和心理的对策研究 | 第19-20页 |
| (六)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青少年叛逆问题中的运用 | 第20页 |
| 二、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一) 个案研究法 | 第21-23页 |
| 二、研究思路及理论框架 | 第23-25页 |
| (一) 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25-50页 |
| 一、个案介绍 | 第25-26页 |
| (一) “叛逆青少年”基本情况 | 第25页 |
| (二) 家庭背景 | 第25-26页 |
| 二、个案服务记录 | 第26-46页 |
| (一) “叛逆症状”的概况 | 第26-29页 |
| (二) “叛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 | 第29-33页 |
| (三) “叛逆青少年”的父母关系 | 第33-35页 |
| (四) “叛逆青少年”的与母亲的关系 | 第35-41页 |
| (五) “叛逆青少年”的与父亲的关系 | 第41-44页 |
| (六) “叛逆青少年”与同伴群体的关系 | 第44-46页 |
| 三、个案服务目标 | 第46-50页 |
| (一) “叛逆青少年”的现状评估 | 第46-48页 |
| (二) 叛逆青少年原因总结 | 第48页 |
| (三)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下的家庭服务目标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