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0.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0.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4-22页 |
1.1 康芝药业简介 | 第14页 |
1.2 康芝药业关联方概况 | 第14-17页 |
1.3 康芝药业案例介绍 | 第17-22页 |
1.3.1 “瑞芝清事件”对康芝药业的猛烈冲击 | 第17-18页 |
1.3.2 利用关联关系及交易重重突围 | 第18-20页 |
1.3.3 内审部门危机重重致使东窗事发 | 第20-22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2-38页 |
2.1 关联方交易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1.1 关联方关系的界定 | 第22页 |
2.1.2 关联方交易类型 | 第22-23页 |
2.1.3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特性与披露 | 第23-24页 |
2.1.4 关联方交易的识别 | 第24页 |
2.2 康芝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主要手段 | 第24-30页 |
2.2.1 为利用关联方关系舞弊刻意隐瞒关联方 | 第24-25页 |
2.2.2 利用关联关系虚构应收账款 | 第25-27页 |
2.2.3 利用关联关系虚构收入及利润 | 第27-29页 |
2.2.4 利用成本项和现金流掩饰关联方交易 | 第29-30页 |
2.3 康芝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成因分析 | 第30-38页 |
2.3.1 公司治理结构流于形式日常运营漏洞百出 | 第30-33页 |
2.3.2 瑞芝清事件的不良影响引发虚增利润动机 | 第33-35页 |
2.3.3 财务报表过度包装造就强烈舞弊动机 | 第35-36页 |
2.3.4 注册会计师不尽职 | 第36-38页 |
3 对策与建议 | 第38-44页 |
3.1 对康芝药业对策建议 | 第38-40页 |
3.1.1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地位与权限 | 第38-39页 |
3.1.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审计 | 第39页 |
3.1.3 切实落实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39-40页 |
3.2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 | 第40-44页 |
3.2.1 与管理层沟通明确审计与会计责任 | 第40-41页 |
3.2.2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降低关联方交易的检查风险 | 第41-42页 |
3.2.3 强化分析性复核的运用挖掘关联方交易动机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