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流转概述 | 第18-23页 |
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及属性 | 第18-20页 |
2.1.1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2 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 第19-20页 |
2.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及特点 | 第20-22页 |
2.2.1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特点 | 第21-22页 |
2.3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3-28页 |
3.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现状 | 第23-24页 |
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问题 | 第24-27页 |
3.2.1 私权与公权的冲突问题 | 第24-25页 |
3.2.2 秩序与效率的价值问题 | 第25-26页 |
3.2.3 生产要素与社会保障的功能问题 | 第26-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实践 | 第28-34页 |
4.1 重庆宅基地流转模式——指标交易 | 第28-29页 |
4.2 成都宅基地流转模式——显性交易 | 第29-30页 |
4.3 天津宅基地流转模式——宅基地换房 | 第30-31页 |
4.4 浙江嘉兴宅基地流转模式——“两分三换” | 第31-32页 |
4.5 改革模式的分析 | 第32-33页 |
4.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4-39页 |
5.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5.1.1 集约化利用土地防止资源浪费 | 第34-35页 |
5.1.2 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民利益 | 第35页 |
5.1.3 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效益 | 第35-36页 |
5.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 第36-37页 |
5.2.1 农民的改革意愿及其具有“经济人理性”判断 | 第36-37页 |
5.2.2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7页 |
5.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6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建议 | 第39-48页 |
6.1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要坚持正确的原则 | 第39-42页 |
6.1.1 自愿原则 | 第39-40页 |
6.1.2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 第40-41页 |
6.1.3 耕地保护原则 | 第41页 |
6.1.4 合法性和公平性原则 | 第41-42页 |
6.2 促进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制度建议 | 第42-48页 |
6.2.1 建立权属明确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 | 第42-43页 |
6.2.2 扩大宅基地使用权的交易范围 | 第43-44页 |
6.2.3 规范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各种方式 | 第44-46页 |
6.2.4 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制度体系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1、结论 | 第48页 |
2、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