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13页 |
1.2.2 结构光标定方法 | 第13-15页 |
1.2.3 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1.2.4 四轮定位方法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贡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20-28页 |
2.1 摄像机标定理论介绍 | 第21-24页 |
2.2 基于半圆标靶的相机参数标定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基于双半圆标靶的结构光平面标定 | 第28-42页 |
3.1 结构光标定理论 | 第29-34页 |
3.2 基于双半圆标靶结构光平面标定 | 第34-42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距离变换与骨架剪枝的激光条纹中心提取 | 第42-50页 |
4.1 模糊距离变换理论 | 第42-46页 |
4.2 骨架剪枝算法研究 | 第46-50页 |
第五章 基于旋转线激光扫描的车轮重建及姿态估计 | 第50-58页 |
5.1 四轮定位理论 | 第50-52页 |
5.2 基于旋转线激光的车轮重建及姿态估计 | 第52-58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58-70页 |
6.1 硬件系统介绍 | 第58-59页 |
6.2 摄像机标定结果 | 第59-62页 |
6.3 模糊距离变换骨架剪枝结果 | 第62-64页 |
6.4 结构光平面标定结果 | 第64-67页 |
6.5 车轮点云及姿态估计结果 | 第67-7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0-72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页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