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Dawson型钒取代磷钨酸基稀土—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8页
    1.1 Dawson型单钒取代磷钨酸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 Dawson型三钒取代磷钨酸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5-21页
        1.2.1 Tris及其衍生物通过共价作用对Dawson型三钒取代磷钨酸的修饰第15-19页
        1.2.2 有机组分为配阳离子的Dawson型三钒取代磷钨酸夹心型化合物第19-20页
        1.2.3 稀土-有机羧酸对Dawson型三钒取代磷钨酸[P_2W_(15)V_3O_(62)]~(9-)的修饰合成第20-21页
    1.3 选题思路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8页
第二章 Dawson型单钒取代磷钨酸基稀土-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28-78页
    2.1 实验部分第30-33页
        2.1.1 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2.1.2 基于2,6-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合成第31页
        2.1.3 基于2,5-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合成第31页
        2.1.4 基于3,5-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合成第31页
        2.1.5 晶体结构测定第31-33页
    2.2 基于2,6-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第33-50页
        2.2.1 [Pr_(4.5)(2,6-pydc)_3(H_2O)_(20.5)(OH)_(0.5)(P_2W_(17)VO_(62))] (1)的晶体结构描述第33-37页
        2.2.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37-38页
        2.2.3 红外光谱第38-39页
        2.2.4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学禁带宽度第39-42页
        2.2.5 荧光性质第42-47页
        2.2.6 电化学性质第47-49页
        2.2.7 磁性质第49-50页
    2.3 基于2,5-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第50-60页
        2.3.1 H_3[Eu_4(2,5-pydc)_4(H_2O)_(16)(P_2W_(17)VO_(62))]·9H_2O (9)的晶体结构描述第50-52页
        2.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52页
        2.3.3 红外光谱第52-53页
        2.3.4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学禁带宽度第53-55页
        2.3.5 荧光光谱第55-60页
    2.4 基于3,5-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第60-72页
        2.4.1 晶体结构描述第60-64页
        2.4.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64-65页
        2.4.3 红外光谱第65-66页
        2.4.4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学禁带宽度第66-67页
        2.4.5 荧光性质第67-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第三章 Dawson型三钒取代磷钨酸基稀土-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78-106页
    3.1 实验部分第79-82页
        3.1.1 仪器与试剂第79页
        3.1.2 基于2,5-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合成第79-81页
        3.1.3 晶体结构测定第81-82页
    3.2 基于2,5-吡啶二羧酸的多酸-稀土-有机框架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第82-101页
        3.2.1 晶体结构描述第82-89页
        3.2.2 X-射线粉末衍射第89-90页
        3.2.3 红外光谱第90-91页
        3.2.4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学禁带宽度第91-92页
        3.2.5 荧光性质第92-95页
        3.2.6 催化醛、酮的硅氰化反应第95-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结论第106-108页
附录第108-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过渡金属修饰的Keggin型锗钨酸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手性两性离子季铵盐催化剂用于Michael加成的研究和喹啉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