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GIS技术和多准则决策方法的城市暴雨渍水危险性评价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 2 城市暴雨渍水风险评估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 2.1 城市洪涝灾害系统 | 第17-20页 |
| 2.1.1 城市洪涝灾害类型 | 第17-18页 |
| 2.1.2 城市洪涝灾害系统构成 | 第18-19页 |
| 2.1.3 城市洪涝灾害系统特征 | 第19-20页 |
| 2.2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系统 | 第20-23页 |
| 3 城市暴雨渍水危险性评价方法与技术 | 第23-27页 |
| 3.1 城市暴雨渍水危险性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 3.1.1 模糊综合法和综合评价法 | 第23-24页 |
| 3.1.2 层次分析法 | 第24-25页 |
| 3.2 城市暴雨渍水危险性评价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4 城市暴雨渍水危险性评价 | 第27-39页 |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27-28页 |
| 4.2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4.3 武汉市暴雨渍水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 4.4 评价因子选取 | 第31-35页 |
| 4.4.1 高程评价因子 | 第31-32页 |
| 4.4.2 坡度评价因子 | 第32页 |
| 4.4.3 土地利用类型评价因子 | 第32-33页 |
| 4.4.4 与湖泊江河距离评价因子 | 第33-34页 |
| 4.4.5 与河流网络距离评价因子 | 第34-35页 |
| 4.5 获取因子权重及分级赋值 | 第35-39页 |
| 5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9-57页 |
| 5.1 城市暴雨渍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 第39-44页 |
| 5.2 基于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 第44-57页 |
| 5.2.1 确定权重波动范围 | 第44-45页 |
| 5.2.2 评价结果稳定性分析 | 第45-50页 |
| 5.2.3 基于LH-OAT方法的敏感性分析 | 第50-57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 6.1 总结 | 第57-58页 |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58页 |
| 6.3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