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春风油田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及潜在储层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4页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现状第9-10页
        1.2.2 火山期次划分及火山机构恢复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火山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第11页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第11-12页
        1.3.1 研究区概况第11页
        1.3.2 存在问题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认识第12-14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2 技术路线第13页
        1.4.3 取得的主要认识第13-14页
第二章 研究层段划分对比第14-25页
    2.1 地层段的划分与对比第14-20页
    2.2 地层亚段的划分与对比第20-21页
    2.3 地层厚度分布特征第21-25页
第三章 火山岩岩性特征与识别第25-43页
    3.1 岩石学特征第25-29页
        3.1.1 火山熔岩类第25-27页
        3.1.2 火山碎屑岩第27-29页
    3.2 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29-32页
        3.2.1 主量元素特征第29-30页
        3.2.2 微量元素特征第30-32页
    3.3 火山岩的测井特征与综合判别第32-43页
        3.3.1 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第32-39页
        3.3.2 火山岩岩性识别图版第39-43页
第四章 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岩性岩性分布特征第43-65页
    4.1 火山岩岩相类型及特征第43-46页
        4.1.1 爆发相及相标志第43-44页
        4.1.2 溢流相及相标志第44-45页
        4.1.3 火山沉积相及相标志第45-46页
    4.2 火山岩单井相分析第46-55页
    4.3 火山岩性岩相分布特征第55-62页
        4.3.1 岩性分布特征第55-59页
        4.3.2 岩相分布特征第59-62页
    4.4 火山机构的恢复第62-65页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特征第65-87页
    5.1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第65-72页
        5.1.1 孔隙类型及特征第65-68页
        5.1.2 裂缝类型及特征第68-71页
        5.1.3 断层破碎带的特征第71-72页
    5.2 火山岩物性特征第72-81页
        5.2.1 不同岩性的物性特征第73-75页
        5.2.2 储层的物性分布特征第75-81页
    5.3 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第81-85页
        5.3.1 岩性岩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81-83页
        5.3.2 不整合面及风化淋滤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83-84页
        5.3.3 断层活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84-85页
    5.4 有利岩性岩相带综合评价第85-87页
主要结论与认识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濮凹陷古近系深层凝析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下一篇: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断层启闭性研究及控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