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妇科病论文--经病论文

基于现代痛经文献的中医治疗规律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文献综述第11-19页
    参考文献第17-19页
1.前言第19-21页
2.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 数据来源第21页
    2.2 文献选取第21-22页
    2.3 数据选取与整理第22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2-23页
3.实验结果第23-36页
    3.1 中医治疗痛经的常见分型第23-24页
    3.2 中医治疗痛经的常用方剂第24-25页
    3.3 中医治疗痛经的常用中药第25-31页
        3.3.1 常用中药使用第25-26页
        3.3.2 常用药物类别第26-27页
        3.3.3 常用中药的归经分布第27页
        3.3.4 常用中药的性味分布第27-28页
        3.3.5 常用中药的词频共现分析第28-29页
        3.3.6 常用中药的聚类分析第29-31页
    3.4 中医治疗痛经的常用穴位第31-36页
        3.4.1 常用穴位使用第31-32页
        3.4.2 常用穴位归经第32页
        3.4.3 特定穴选择第32-33页
        3.4.4 常用穴位的词频共现分析第33-34页
        3.4.5 常用穴位的聚类分析第34-36页
4.讨论第36-48页
    4.1 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可视化第36-37页
    4.2 治疗痛经常用分型与方剂第37-40页
        4.2.1 气滞血瘀第37页
        4.2.2 气血不足第37-38页
        4.2.3 寒湿凝滞第38-39页
        4.2.4 寒凝血瘀第39页
        4.2.5 肝肾亏损第39-40页
    4.3 治疗痛经中药的用药规律探讨第40-44页
        4.3.1 治疗痛经常用中药分析第40-41页
        4.3.2 治疗痛经常用中药的分类分析第41页
        4.3.3 治疗痛经常用中药归经分析第41-42页
        4.3.4 治疗痛经常用中药性味分析第42-43页
        4.3.5 治疗痛经常用中药聚类分析第43-44页
    4.4 治疗痛经针灸穴位规律探讨第44-47页
        4.4.1 治疗痛经常用针灸穴位分析第44-45页
        4.4.2 治疗痛经常用针灸穴位归经分析第45-46页
        4.4.3 治疗痛经常用针灸穴位聚类分析第46-47页
    4.5 本研究的思考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 个人简介第52-53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灸在针刺治疗阴虚体质原发性失眠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藏药木里乌头及甘青乌头的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