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度抽油杆柱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超高强度抽油杆发展及应用状况 | 第9-11页 |
1.2.1 国内超高强度抽油杆 | 第9-10页 |
1.2.2 国外超高强度抽油杆 | 第10-11页 |
1.3 抽油杆柱力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抽油杆柱设计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超高强度抽油杆力学性能试验 | 第14-28页 |
2.1 超高强度抽油杆拉伸试验 | 第14-16页 |
2.1.1 试验目的 | 第14页 |
2.1.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14-16页 |
2.2 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6-17页 |
2.3 超高强度抽油杆疲劳试验 | 第17-20页 |
2.3.1 试验目的 | 第17-18页 |
2.3.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18页 |
2.3.3 试验条件 | 第18-20页 |
2.4 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0-27页 |
2.4.1 试验结果 | 第20-22页 |
2.4.2 正态分布检验 | 第22-23页 |
2.4.3 P-S-N曲线拟合 | 第23-25页 |
2.4.4 疲劳极限的计算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定向井抽油杆柱受力分析 | 第28-36页 |
3.1 抽油杆柱所受载荷 | 第28页 |
3.2 上冲程杆柱受力分析 | 第28-32页 |
3.2.1 抽油杆柱自重 | 第29页 |
3.2.2 油管内液体作用在柱塞上的载荷 | 第29页 |
3.2.3 惯性载荷 | 第29-30页 |
3.2.4 油管对抽油杆柱的支持力 | 第30-31页 |
3.2.5 运动副间的摩擦力 | 第31-32页 |
3.2.6 液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 | 第32页 |
3.2.7 上冲程任意一点轴向载荷 | 第32页 |
3.3 下冲程抽油杆柱受力分析 | 第32-35页 |
3.3.1 抽油杆柱所受浮力 | 第33页 |
3.3.2 抽油杆柱与液柱之间的摩擦力 | 第33-34页 |
3.3.3 液体流过游动阀时产生的阻力 | 第34页 |
3.3.4 作用于柱塞上的载荷 | 第34-35页 |
3.3.5 惯性载荷 | 第35页 |
3.3.6 下冲程任意一点轴向载荷 | 第35页 |
3.4 载荷计算步骤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超高强度抽油杆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第36-52页 |
4.1 抽油杆柱设计目的与内容 | 第36页 |
4.2 抽油杆柱强度设计 | 第36-38页 |
4.2.1 折算应力强度 | 第36-37页 |
4.2.2 API许用最大应力强度 | 第37-38页 |
4.3 超高强度抽油杆许用应力 | 第38-40页 |
4.3.1 许用应力建立 | 第38-40页 |
4.3.2 参数计算 | 第40页 |
4.4 加重杆设计 | 第40-41页 |
4.5 加重杆上部抽油杆柱组合设计 | 第41-45页 |
4.5.1 抽油杆柱组合设计方法 | 第41页 |
4.5.2 奥金格法 | 第41-42页 |
4.5.3 修正API法 | 第42-45页 |
4.5.4 优化目标函数 | 第45页 |
4.6 杆柱组合设计对比分析 | 第45-50页 |
4.6.1 对比分析 1 | 第45-47页 |
4.6.2 对比分析 2 | 第47-48页 |
4.6.3 对比分析 3 | 第48-50页 |
4.7 杆柱组合设计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超高强度抽油杆下入深度技术界限初步研究 | 第52-60页 |
5.1 确定下泵深度与综合效率指标的关系计算步骤 | 第52-53页 |
5.2 最小下入深度界限 | 第53-57页 |
5.2.1 基本思路 | 第53页 |
5.2.2 计算基础数据 | 第53-54页 |
5.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5.3 最大下入深度界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