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毫米波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2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1.3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研究 | 第21-37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 | 第21-25页 |
2.2.1 大尺度衰落特性 | 第21-22页 |
2.2.2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22-25页 |
2.3 MIMO信道建模 | 第25-30页 |
2.3.1 MIMO信道建模原理 | 第26-28页 |
2.3.2 MIMO信道模型分类 | 第28-30页 |
2.4 射线跟踪确定性建模方法研究 | 第30-32页 |
2.4.1 建模方法概述 | 第30-31页 |
2.4.2 建模基本流程 | 第31-32页 |
2.5 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 第32-35页 |
2.5.1 单用户波束赋形系统模型 | 第33-34页 |
2.5.2 多用户波束赋形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毫米波仿真平台的搭建和信道特性分析 | 第37-51页 |
3.1 校正的原理与意义 | 第37-38页 |
3.2 毫米波下射线跟踪仿真器的校正 | 第38-45页 |
3.2.1 校正参数的含义 | 第38-39页 |
3.2.2 校正环境描述和测量数据来源 | 第39-41页 |
3.2.3 提出的校正方法及校正流程 | 第41-43页 |
3.2.4 校正结果的验证 | 第43-45页 |
3.3 毫米波信道仿真与特性研究 | 第45-50页 |
3.3.1 仿真方案的部署 | 第45-46页 |
3.3.2 毫米波信道特性分析 | 第46-50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50-51页 |
4 MASSIVE MIMO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 第51-61页 |
4.1 MASSIVE MIMO信道特性分析和参数建模 | 第51-56页 |
4.1.1 路径损耗 | 第51-52页 |
4.1.2 多径个数 | 第52页 |
4.1.3 时延扩展 | 第52-53页 |
4.1.4 角度扩展 | 第53页 |
4.1.5 参数分布统计 | 第53-56页 |
4.2 波束赋形技术对MASSIVE MIMO信道的影响 | 第56-60页 |
4.2.1 射线跟踪仿真器中实现波束赋形技术 | 第56-57页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