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Pt、Pd/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第10-12页
    1.3 贵金属纳米材料简介第12-14页
        1.3.1 Pt纳米材料合成简介第12-13页
        1.3.2 Pd纳米材料合成简介第13-14页
    1.4 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简介第14-16页
        1.4.1 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简介第14-15页
        1.4.2 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第15-16页
        1.4.3 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应用举例第16页
    1.5 燃料电池第16-20页
        1.5.1 燃料电池简介第16-17页
        1.5.2 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7-20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设想和目标第20-21页
2 贵金属NM、氧化物MO纳米粒子和GO的制备及表征第21-30页
    2.1 前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5页
        2.2.1 样品与试剂第22-23页
        2.2.2 实验仪器第23页
        2.2.3 贵金属NM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3页
        2.2.4 氧化物MO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3-24页
        2.2.5 GO的制备第24-25页
    2.3 纳米粒子的表征第25-29页
        2.3.1 纳米材料的UV-Vis吸收光谱第25-27页
        2.3.2 纳米材料的TEM图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NM-M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0-57页
    3.1 前言第30页
    3.2 M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0-33页
        3.2.1 M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0-31页
        3.2.2 MO/RGO复合材料的表征第31页
        3.2.3 MO/RGO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第31-33页
    3.3 NM-M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3-52页
        3.3.1 Pt-Cu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3-40页
        3.3.2 Pt-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40-44页
        3.3.3 Pd-Fe_2O_3-p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44-48页
        3.3.4 Pd-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48-52页
    3.4 NM-M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机理分析第52-55页
        3.4.1 NM-M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机理分析第52-53页
        3.4.2 NM-MO/RGO复合材料的催化增强机理分析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Fe_2O_3形貌对Pt-Fe_2O_3/RGO(in-situ)复合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7-79页
    4.1 前言第57页
    4.2 Pt-Fe_2O_3/RGO(in-situ)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7-58页
    4.3 Pt-Fe_2O_3/RGO(in-situ)复合材料的电镜表征第58-60页
    4.4 Pt-Fe_2O_3/RGO(in-situ)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测试第60-75页
        4.4.1 Pt-Fe_2O_3-po/RGO(in-situ)催化性能研究第60-64页
        4.4.2 Pt-Fe_2O_3-fu/RGO(in-situ)催化性能研究第64-67页
        4.4.3 Pt-Fe_2O_3-cu/RGO(in-situ)催化性能研究第67-71页
        4.4.4 Pt-Fe_2O_3-sp/RGO(in-situ)催化性能研究第71-75页
    4.5 Fe_2O_3形貌对Pt-Fe_2O_3/RGO(in-situ)催化性能影响第75-78页
        4.5.1 Fe_2O_3形貌对催化剂ECSA值的影响第75-76页
        4.5.2 Fe_2O_3形貌对Pt和Fe_2O_3NPs协同催化性能的的影响第76-77页
        4.5.3 Fe_2O_3形貌对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的影响第77-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9-80页
    5.1 结论第79页
    5.2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0页
附录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3O4@PPy/PPy和ZnFe2O4/rGO/PAA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铅离子的吸附
下一篇:纳米TiO2及其与生物炭的复合材料对氨氮和乐果的去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