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吲哚乙酸对砷胁迫下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戊酸分泌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第17-2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2.2 研究方案第18-20页
        1.2.3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1.3 研究工作执行情况第21页
    1.4 预期研究目标和创新点第21-24页
        1.4.1 预期研究目标第21页
        1.4.2 创新点第21-2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4-3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重金属作用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第24-27页
        2.2.1 生长素对植物生物量、株高以及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第25-26页
        2.2.2 生长素对植物根系形态和根系生理的影响第26-27页
    2.3 重金属作用下生长素和有机酸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第27-30页
        2.3.1 重金属胁迫对植物分泌有机酸的影响第27-28页
        2.3.2 生长素在植物富集重金属中的作用第28-29页
        2.3.3 有机酸对促进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机制第29-30页
    2.4 问题与展望第30-32页
第三章 砷胁迫下3-吲哚乙酸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2.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3.2.2 植物培养第34页
        3.2.3 样品处理第34-35页
        3.2.4 数据处理第3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3.3.1 IAA对砷胁迫下植物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第35-36页
        3.3.2 IAA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第36-37页
        3.3.3 IAA对植物砷吸收的影响第37-38页
        3.3.4. IAA对植物根系活力和根细胞质膜ATPase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3.3.5 IAA对植物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3.3.6 逐步回归分析第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吲哚乙酸对砷胁迫下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戊酸含量和根分泌量的影响第44-58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5-48页
        4.2.1 植物材料第45页
        4.2.2 实验方法第45-48页
        4.2.3 GC-MS分析条件第48页
        4.2.4 数据处理第4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8-54页
        4.3.1 IAA处理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第48-49页
        4.3.2 不同IAA浓度处理对植物总砷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4.3.3 不同IAA处理对植物体内戊酸含量影响第50-51页
        4.3.4 不同IAA处理对植物戊酸分泌的影响第51-52页
        4.3.5 植物砷含量与体内和分泌物中戊酸含量的相关分析第52-54页
    4.4 讨论第54-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外源添加戊酸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砷吸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8-76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5.2.1 植物材料第59页
        5.2.2 植物的培养第59-60页
        5.2.3 样品的处理第60页
        5.2.4 实验方法第60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0-70页
        5.3.1 不同浓度戊酸处理对两种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第60-61页
        5.3.2 不同戊酸浓度处理对植物吸收总砷和培养液中砷含量的影响第61-63页
        5.3.3 不同戊酸浓度处理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63-67页
        5.3.4 不同浓度戊酸处理对植物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67-70页
    5.4 讨论第70-73页
        5.4.1 戊酸添加对两种植物富集砷和培养液中砷含量的影响第71-72页
        5.4.2 添加戊酸对两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72页
        5.4.3 添加戊酸对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72-73页
        5.4.4 添加戊酸对两种植物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1.1 砷胁迫下3-吲哚乙酸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第76页
        6.1.2 砷胁迫下生长素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第76-77页
        6.1.3 砷胁迫下戊酸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砷吸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77页
    6.2 建议第77-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2-94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株放线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下一篇:担子菌代表性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内含子分析及暗褐网柄牛肝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