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稀有金属冶炼论文--稀土金属冶炼论文

Zn和Sm共电沉积提取Sm及ZnCl2对Sm2O3氯化效果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熔盐电化学简介第12-15页
        1.2.1 熔盐简介第12-13页
        1.2.2 熔盐电解第13-15页
    1.3 乏燃料干法后处理第15-18页
        1.3.1 乏燃料简介第15-16页
        1.3.2 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第16-17页
        1.3.3 熔盐电解法分离稀土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研究意义第18页
        1.4.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0-28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0-21页
    2.2 电解质与实验装置第21-24页
        2.2.1 电解质的准备第21-22页
        2.2.2 三电极体系第22-23页
        2.2.3 电解槽结构第23-24页
    2.3 电化学实验测试方法第24-25页
        2.3.1 循环伏安法第24页
        2.3.2 方波伏安法第24-25页
        2.3.3 计时电位法第25页
        2.3.4 开路计时电位法第25页
    2.4 电解合金样品分析第25-26页
        2.4.1 X射线衍射(XRD)第25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5-26页
        2.4.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第26页
    2.5 实验流程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共电沉积法提取Sm及Zn–Sm合金的制备第28-46页
    3.1 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第28-32页
        3.1.1 循环伏安法第28-31页
        3.1.2 方波伏安法第31-32页
    3.2 LiCl–KCl–ZnCl_2–SmCl_3熔盐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第32-36页
        3.2.1 循环伏安法第32-34页
        3.2.2 方波伏安法第34页
        3.2.3 计时电位法第34-35页
        3.2.4 开路计时电位法第35-36页
    3.3 LiCl–KCl–SmCl_3熔盐体系中加入不同含量ZnCl_2的电化学行为第36-41页
        3.3.1 循环伏安法第36-38页
        3.3.2 方波伏安法第38-39页
        3.3.3 计时电位法第39页
        3.3.4 开路计时电位法第39-41页
    3.4 LiCl–KCl–ZnCl_2–SmCl_3熔盐体系的恒电流电解和恒电位电解第41-44页
        3.4.1 恒电位电解提取Sm第41-42页
        3.4.2 提取效率的计算第42页
        3.4.3 恒电流电解制备Zn–Sm合金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Sm_2O_3在LiCl–KCl–ZnCl_2熔盐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第46-52页
    4.1 循环伏安法第46-47页
    4.2 方波伏安法第47-48页
    4.3 计时电位法第48-49页
    4.4 开路计时电位法第49-50页
    4.5 LiCl–KCl–ZnCl_2–Sm_2O_3熔盐体系中恒电流电解沉积物的表征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ZnCl_2(MgCl_2、AlCl_3)对Sm_2O_3的氯化效果的研究第52-62页
    5.1 MgCl_2对Sm_2O_3氯化作用的研究第52-55页
        5.1.1 循环伏安法第52-53页
        5.1.2 方波伏安法第53页
        5.1.3 计时电位法第53-54页
        5.1.4 开路计时电位法第54-55页
    5.2 AlCl_3对Sm_2O_3氯化作用的研究第55-59页
        5.2.1 循环伏安法第55-56页
        5.2.2 方波伏安法第56-57页
        5.2.3 计时电位法第57-58页
        5.2.4 开路计时电位法第58-59页
    5.3 ZnCl_2、MgCl_2、AlCl_3对Sm_2O_3氯化效果的对比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酸分解含稀土磷矿提取稀土实验研究
下一篇:螺旋桨叶片腐蚀失效机理的研究及镍基防护层的制备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