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辽源市南部新城滨水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2页
        1.3.1 国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概况第10-11页
        1.3.2 国内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概况第11-12页
    1.4 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第12页
    1.5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6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基础第14-26页
    2.1 相关概念第14-15页
        2.1.1 滨水区第14页
        2.1.2 城市滨水区第14页
        2.1.3 城市滨水景观第14-15页
        2.1.4 景观设计第15页
    2.2 城市滨水区的类型第15-16页
    2.3 城市滨水区的功能作用第16-19页
        2.3.1 交通运输功能第16-17页
        2.3.2 保护生态功能第17页
        2.3.3 景观游赏功能第17-18页
        2.3.4 文化传承功能第18页
        2.3.5 经济促进功能第18-19页
    2.4 城市滨水景观的景观特征第19-20页
        2.4.1 自然特性第19页
        2.4.2 社会特性第19-20页
    2.5 城市滨水景观的景观构成第20-23页
        2.5.1 自然景观第20-21页
        2.5.2 人工景观第21-22页
        2.5.3 人文景观第22-23页
    2.6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第23-25页
        2.6.1 景观设计学理论第23页
        2.6.2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3-24页
        2.6.3 游憩行为学理论第24页
        2.6.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点第26-36页
    3.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第26-27页
    3.2 城市滨水景观序列组织第27-29页
    3.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功能布局第29-30页
    3.4 具体设计方法第30-35页
        3.4.1 景观空间设计第30-32页
        3.4.2 交通系统设计第32-33页
        3.4.3 滨水驳岸设计第33-34页
        3.4.4 植物景观设计第34-35页
        3.4.5 服务设施设计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辽源市南部新城滨水景观设计第36-57页
    4.1 辽源概况第36-37页
        4.1.1 自然环境第36页
        4.1.2 历史人文第36-37页
        4.1.3 经济状况第37页
    4.2 项目概况第37-39页
        4.2.1 项目背景第37-38页
        4.2.2 区位分析第38页
        4.2.3 现状分析第38-39页
    4.3 设计依据第39页
    4.4 设计原则、目标与理念第39-41页
        4.4.1 设计原则第39-40页
        4.4.2 设计目标第40页
        4.4.3 设计理念第40-41页
    4.5 景观系统设计第41-52页
        4.5.1 景观结构设计第41-42页
        4.5.2 景观功能分区及景点设计第42-52页
    4.6 交通系统设计第52-53页
    4.7 滨水驳岸设计第53-54页
    4.8 植物种植设计第54-55页
    4.9 服务设施设计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室数值模拟与改造措施
下一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