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民间研究 | 第11-12页 |
1.3.2 专业研究 | 第12页 |
1.3.3 社会学研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导致医患纠纷的背景分析 | 第14-28页 |
2.1 医患关系的内涵 | 第14-20页 |
2.1.1 医患关系的构成 | 第16-17页 |
2.1.2 医患关系的类型及其表现 | 第17-19页 |
2.1.3 医患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 紧张型医患关系的诱发因素 | 第20-28页 |
2.2.1 医务人员自律存在不足之处 | 第20-23页 |
2.2.2 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因素 | 第23-25页 |
2.2.3 医院管理缺失诱发过错隐患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护理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 第28-37页 |
3.1 有利于建立护患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 第28-30页 |
3.1.1 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 第28-29页 |
3.1.2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关系 | 第29-30页 |
3.2 通过护理工作维持治疗的正确性与合法性 | 第30-31页 |
3.2.1 治疗正确得当是医护患三者的协同努力 | 第30-31页 |
3.2.2 治疗的合法性需要医务工作者共同维护 | 第31页 |
3.3 护理工作可以应对医患纠纷的社会性 | 第31-34页 |
3.3.1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具有高度社会性 | 第32-33页 |
3.3.2 护患关系具有应对医患纠纷的社会性因素能力 | 第33-34页 |
3.4 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相应形成良性的护患信息通道 | 第34-37页 |
3.4.1 躯体护理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是信息交流的前提 | 第34-35页 |
3.4.2 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具有一致性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当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4.1 当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4.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38页 |
4.2.1 专业知识欠缺 | 第38页 |
4.2.2 操作技术水平差 | 第38页 |
4.2.3 沟通能力弱 | 第38页 |
4.3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准降低 | 第38-39页 |
4.4 护患间诚信度存在不足 | 第39页 |
4.5 患者满意度减低 | 第39页 |
4.6 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降低 | 第39-40页 |
4.7 不良护患关系的诱发因素 | 第40-43页 |
4.7.1 国家体制因素 | 第40页 |
4.7.2 护士自身因素 | 第40-41页 |
4.7.3 患者因素 | 第41页 |
4.7.4 医院管理制度缺失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医患紧张关系下加强和改进护理管理的对策 | 第43-47页 |
5.1 构架科学的医院管理体系,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 第43-44页 |
5.1.1 以法律为基础,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 第43页 |
5.1.2 以文化为底蕴,构建综合立体管理制度 | 第43页 |
5.1.3 以人性化为目标,实现管理制度的落实 | 第43-44页 |
5.2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 第44页 |
5.2.1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 第44页 |
5.2.2 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新型理论和技术 | 第44页 |
5.3 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 | 第44-46页 |
5.3.1 强化相互理解 | 第45页 |
5.3.2 预防过度维权 | 第45页 |
5.3.3 增强宣教普法,防止暴力发生 | 第45-46页 |
5.4 密切医护关系,建设缓冲平台 | 第46-47页 |
5.4.1 提高护理人员地位 | 第46页 |
5.4.2 明确角色,达成缓冲矛盾的目的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