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自制活性炭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电动去除的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8-11页
        1.1.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性质第8-10页
        1.1.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飞灰重金属污染物稳定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1-12页
        1.2.2 国内外电动去除技术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第14-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MSWI飞灰的基本特性分析第18-23页
        2.1.1 飞灰的粒度第18-19页
        2.1.2 飞灰的形貌第19-20页
        2.1.3 飞灰的XRF成分分析第20-21页
        2.1.4 飞灰的全量分析第21-22页
        2.1.5 飞灰的浸出毒性分析测定第22-23页
    2.2 慈竹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第23-26页
        2.2.1 活性炭的制备第23-25页
        2.2.2 表面形貌观察第25页
        2.2.3 X射线衍射分析第25页
        2.2.4 红外光谱分析第25-26页
        2.2.5 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测定第26页
    2.3 活性炭的制备与在飞灰电动去除中的应用实验设计第26-27页
        2.3.1 活性炭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第26页
        2.3.2 电动耦合去除实验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加热法制备活性炭及其表征第29-40页
    3.1 慈竹活性炭制备条件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9-36页
        3.1.1 活化温度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0-32页
        3.1.2 浸泽时间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2-34页
        3.1.3 浸泽比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4-36页
    3.2 活性炭的表征第36-39页
        3.2.1 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第36-37页
        3.2.2 活性炭的成分分析第37-38页
        3.2.3 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活性炭与电动去除耦合实验第40-58页
    4.1 电动去除与电动耦合对照实验第40-43页
        4.1.1 系统样品区电流的变化情况第41-42页
        4.1.2 实验结果分析第42-43页
    4.2 电动耦合正交实验设计第43-44页
    4.3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4-53页
        4.3.1 Cu元素的正交分析第46-47页
        4.3.2 Zn元素的正交分析第47-49页
        4.3.3 Cd元素的正交分析第49-51页
        4.3.4 Pb元素的正交分析第51-52页
        4.3.5 最优实验条件分析第52-53页
    4.4 电动耦合机理分析第53-56页
        4.4.1 SEM分析第53-54页
        4.4.2 XRD分析第54-55页
        4.4.3 FTIR分析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第67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处方工艺研究
下一篇:黄芪中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研究和黄芪颗粒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