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粪便污泥水热炭磷素形态与其在土柱中淋失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1.2.1 粪便污泥处置现状第10-11页
        1.2.2 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营养性质第11-14页
        1.2.3 水热炭化技术及水热炭的利用第14-17页
        1.2.4 磷素循环与潜在的磷源危机第17-19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意义第19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粪便污泥水热炭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第21-37页
    2.1 前言第2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2.2.1 供试污泥第21-22页
        2.2.2 水热炭的制备第22-23页
        2.2.3 水热炭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第23-26页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5页
        2.3.1 理化性质及元素分析第26-28页
        2.3.2 扫描电镜分析第28-30页
        2.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第30-31页
        2.3.4 表面官能团分析第31-34页
        2.3.5 晶体物相分析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水热炭化温度对粪便污泥水热炭磷素形态的影响第37-47页
    3.1 前言第3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3.2.1 试验材料第37页
        3.2.2 分析方法第37-38页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3.3.1 温度对有机磷、无机磷及C/P比的影响第38-39页
        3.3.2 温度对水热炭中磷组分的影响第39-41页
        3.3.3 水热炭化过程中磷形态转化第41-44页
        3.3.4 理化性质与磷形态的关系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粪便污泥及其水热炭在土柱中磷的淋失规律第47-63页
    4.1 前言第4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7-51页
        4.2.1 试验材料第47-48页
        4.2.2 土柱淋溶试验设计第48-50页
        4.2.3 分析方法第50-51页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60页
        4.3.1 淋溶液体积和pH值的变化第51-53页
        4.3.2 淋溶液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变化第53-56页
        4.3.3 淋溶液中各形态磷的淋失量变化第56-60页
        4.3.4 各形态磷占总磷比例第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3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5.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氰化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固体碳源反硝化生物膜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