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太阳能高温集热储热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构建及关键问题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7-46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9页
    1.2 太阳能利用第19-22页
        1.2.1 太阳能资源分布第19-20页
        1.2.2 太阳能利用方式第20-22页
    1.3 太阳能热发电第22-44页
        1.3.1 发展现状第22-27页
        1.3.2 光器第27-31页
        1.3.3 集热接收器第31-36页
        1.3.4 高温储热第36-39页
        1.3.5 热功转换第39-43页
        1.3.6 存在问题第43-44页
    1.4 本文研究路线和主要内容第44-46页
第2章 太阳能燃气轮机系统构建第46-55页
    2.1 太阳能燃气轮机系统第46-48页
    2.2 系统构建第48-55页
第3章 聚光系统测量与优化调整第55-77页
    3.1 试验系统与方法第55-63页
        3.1.1 镜面测量第55-59页
        3.1.2 辐射能流密度测量第59-63页
    3.2 光路模型第63-71页
        3.2.1 太阳张角与太阳形状第63-64页
        3.2.2 聚光性能表征第64-65页
        3.2.3 镜面斜率误差第65-68页
        3.2.4 镜面安装误差第68-69页
        3.2.5 光线跟踪模拟第69-71页
    3.3 结果比较及优化调整第71-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颗粒集热接收器试验与模拟研究第77-97页
    4.1 试验系统搭建第77-81页
        4.1.1 斜面滑落式颗粒接收器第77-80页
        4.1.2 太阳能模拟灯第80-81页
    4.2 冷态试验第81-90页
        4.2.1 斜面流动特性第81-84页
        4.2.2 气动控制特性第84-90页
    4.3 光热耦合模型及预测第90-96页
    4.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5章 金属氧化物热化学储热试验研究第97-109页
    5.1 储热方式的比较第97-98页
    5.2 热重试验第98-99页
    5.3 空气氛围下反应动力学第99-104页
        5.3.1 反应动力学模型第99-101页
        5.3.2 还原反应过程第101-102页
        5.3.3 氧化反应过程第102-104页
    5.4 氧气分压的影响第104-107页
    5.5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6章 太阳能燃气轮机系统热力学分析第109-127页
    6.1 动力循环热力学分析第109-123页
        6.1.1 能量分析模型第110-113页
        6.1.2 (火用)分析模型第113-116页
        6.1.3 能量分析结果第116-119页
        6.1.4 (火用)分析结果第119-123页
    6.2 与常规系统的比较第123-124页
    6.3 技术改进及讨论第124-126页
    6.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7-130页
    7.1 全文总结第127-128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28-129页
    7.3 工作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3页
作者简历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炭和秸秆对土壤呼吸和团聚体的影响
下一篇:可燃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的交互作用机理与过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