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丛枝菌根真菌在农药三环唑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对农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农药修复技术第12-13页
        1.2.2 生物农药替代技术第13-14页
    1.3 菌根技术控制农药面源污染的研究第14-16页
        1.3.1 菌根技术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第14-15页
        1.3.2 菌根技术对农药降解的研究第15-16页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1 课题来源第16页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8-30页
    2.1 实验材料第18-20页
        2.1.1 植物及菌种第18页
        2.1.2 实验主要试剂第18-19页
        2.1.3 实验农药的选择第19页
        2.1.4 实验仪器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4页
        2.2.1 实验设计第20-22页
        2.2.2 菌剂扩繁方法第22页
        2.2.3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第22页
        2.2.4 菌剂接种及侵染率测定方法第22页
        2.2.5 菌根依赖性指数及菌根效应计算第22-23页
        2.2.6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第23页
        2.2.7 样品前处理方法第23-24页
        2.2.8 残留量拟合方法第24页
        2.2.9 数据的处理第24页
    2.3 三环唑残留分析及检测方法的确立第24-30页
        2.3.1 分析方法第24-26页
        2.3.2 提取溶液的确定第26-27页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28页
        2.3.4 添加回收实验第28-30页
第3章 AMF 对水稻抗病性的促进研究第30-37页
    3.1 AMF 对水稻侵染的影响第30-32页
        3.1.1 大田菌剂侵染率测定第30-31页
        3.1.2 菌根依赖性指数计算第31-32页
    3.2 AMF 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32-34页
        3.2.1 AMF 对水稻株高的影响第32-33页
        3.2.2 AMF 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 AMF 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第34-35页
    3.4 AMF 的农药替代效应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AMF 对水稻土壤中三环唑消解残留动态的影响第37-48页
    4.1 水稻土壤中三环唑消解残留拟合第37-39页
    4.2 AMF 对三环唑消解速率的影响第39-40页
    4.3 AMF 对三环唑半衰期的影响第40-42页
    4.4 不同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42-46页
        4.4.1 5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42-43页
        4.4.2 10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43-44页
        4.4.3 15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44-45页
        4.4.4 20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AMF 对水稻植株中三环唑消解残留动态的影响第48-60页
    5.1 水稻植株中三环唑的消解残留拟合第48-50页
    5.2 AMF 对三环唑消解速率的影响第50-52页
        5.2.1 AMF 对植株中三环唑消解速率的影响第50-52页
        5.2.2 土壤与植株中消解速率的对比第52页
    5.3 AMF 对三环唑半衰期的影响第52-54页
        5.3.1 植株中三环唑半衰期的变化第52-54页
        5.3.2 土壤与植株中半衰期的对比第54页
    5.4 不同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54-58页
        5.4.1 5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55-56页
        5.4.2 10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56页
        5.4.3 15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56-57页
        5.4.4 200%浓度条件下菌根效应的变化动态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FC-MBR耦合系统运行效果研究
下一篇:玫瑰孢链霉菌产达托霉素发酵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