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研究--以中文传媒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并购类型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横向并购 | 第18页 |
2.1.2 纵向并购 | 第18页 |
2.1.3 混合并购 | 第18-19页 |
2.2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第19-20页 |
2.2.1 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 第19页 |
2.2.2 管理协同效应理论 | 第19-20页 |
2.2.3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 第20页 |
2.3 战略协同理论 | 第20-22页 |
3 并购案例介绍:中文传媒并购智明星通 | 第22-28页 |
3.1 传媒行业发展及并购情况 | 第22-23页 |
3.1.1 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 第22页 |
3.1.2 传媒行业并购情况 | 第22-23页 |
3.2 并购双方情况介绍 | 第23-25页 |
3.2.1 并购方:中文传媒 | 第23-24页 |
3.2.2 标的方:智明星通 | 第24-25页 |
3.3 并购过程简述 | 第25-26页 |
3.4 并购动机简析 | 第26-28页 |
4 并购案例分析 | 第28-50页 |
4.1 并购协同效应识别与评价方法 | 第28-33页 |
4.1.1 并购协同效应识别方法 | 第28-30页 |
4.1.2 并购协同效应评价体系 | 第30-33页 |
4.2 并购协同效应的识别分析 | 第33-36页 |
4.2.1 经营协同效应的识别分析 | 第33-34页 |
4.2.2 管理协同效应的识别分析 | 第34-35页 |
4.2.3 财务协同效应的识别分析 | 第35-36页 |
4.3 并购协同效应评价分析 | 第36-47页 |
4.3.1 经营协同效应评价分析 | 第36-40页 |
4.3.2 管理协同效应评价分析 | 第40-44页 |
4.3.3 财务协同效应评价分析 | 第44-47页 |
4.4 并购的战略协同分析 | 第47-50页 |
4.4.1 并购与发展战略 | 第47-48页 |
4.4.2 战略目标与协同效应 | 第48-50页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0-54页 |
5.1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1.1 协同效应识别分析结论 | 第50页 |
5.1.2 协同效应评价分析结论 | 第50-51页 |
5.1.3 并购战略协同分析结论 | 第51页 |
5.2 案例对传媒行业并购的启示 | 第51-53页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