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宁波市美丽县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1 国家层面政策要求第12-13页
        1.2.2 浙江省美丽县城建设要求第1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页
    1.4 研究概念与范围第14-15页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页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4-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5.2 MECE分析法第15页
        1.5.3 层次分析法第15页
        1.5.4 德尔菲法第15-16页
        1.5.5 问卷调查法第16页
        1.5.6 比较分析法第16页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第16-18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8-30页
    2.1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第18-23页
        2.1.1 国外小城镇建设研究第18-21页
        2.1.2 国内县城建设研究第21-23页
    2.2 关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第23-30页
        2.2.1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23-24页
        2.2.2 国内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24-30页
3 美丽县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0-44页
    3.1 我国县城的特征与问题第30-33页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3-34页
    3.3 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思路第34-36页
    3.4 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第36-40页
        3.4.1 四个层级第36-37页
        3.4.2 两个分体系第37-38页
        3.4.3 两个数值第38页
        3.4.4 权重第38-40页
    3.5 指标体系的运用方法第40-42页
        3.5.1 值的无量纲化处理第40-41页
        3.5.2 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第41-42页
    3.6 指标体系的实施路径第42-44页
        3.6.1 建立年度维护和更新机制第42页
        3.6.2 指导县城建设评级第42-43页
        3.6.3 对接美丽县城三年行动规划第43页
        3.6.4 以法定图则为载体进入建设管理体系第43-44页
4 案例:宁波市美丽县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运用第44-73页
    4.1 宁波市县城总体特征与问题第44-47页
        4.1.1 宁波市概况第44-45页
        4.1.2 宁波市特征与问题第45页
        4.1.3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45-46页
        4.1.4 各县城概况、定位、问题第46-47页
    4.2 具体指标的确定第47-63页
        4.2.1 共性指标的确定第48-61页
        4.2.2 个性指标的确定第61-63页
    4.3 评价结果第63页
    4.4 两个维度上的比较分析第63-73页
        4.4.1 横向比较第63-67页
        4.4.2 纵向比较第67-73页
5 美丽县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难点第73-75页
    5.1 研究范围的矛盾第73页
    5.2 自上而下对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当地需求的矛盾第73页
    5.3 不同地区资料更新程度不同的矛盾第73-74页
    5.4 县城对指标的需求与指标可操作性的矛盾第74-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6.1 研究结论第75-76页
        6.1.1 研究创新点第75页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第75-76页
        6.1.3 指标体系的内容体系第76页
    6.2 研究不足第76-77页
    6.3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1: 国外案例第81-87页
附录2: 国内案例第87-90页
附录3: 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咨询表第90-91页
附录4: 宁波市各县城概况、定位、问题第91-103页
    1 宁海县第91-94页
    2 象山县第94-97页
    3 余姚市第97-100页
    4 慈溪市第100-103页
附件5: 核心共性指标数据统计第103-112页
附件6: 核心共性指标评价得分第112-120页
作者简历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实施与改进研究
下一篇:台湾主流报刊对南海仲裁事件新闻报道之框架分析--以《联合报》和《自由时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