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禁令救济的限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一、案例及问题 | 第10-13页 |
| (一)华为诉交互数字案 | 第10页 |
| (二)西安西电捷通诉索尼案 | 第10-11页 |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二、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禁令制度的适用 | 第13-20页 |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 1.标准必要专利 | 第13页 |
| 2.FRAND原则 | 第13-14页 |
| 3.禁令救济 | 第14页 |
| (二)标准必要专利是否能适用禁令救济的理论争议 | 第14-16页 |
| 1.主张对禁令进行全面限制 | 第15页 |
| 2.主张不宜对禁令进行限制 | 第15-16页 |
| 3.主张在禁令发放与不发之间寻找平衡 | 第16页 |
| (三)FRAND原则与禁令的关系 | 第16-20页 |
| 三、FRAND原则对禁令救济的限制 | 第20-24页 |
| (一)FRAND原则的利益平衡原理 | 第20-22页 |
| 1.公平性原则对谈判地位的平衡 | 第20-21页 |
| 2.合理性原则对实质性许可条件的平衡 | 第21页 |
| 3.非歧视性原则对竞争利益的平衡 | 第21-22页 |
| (二)FRAND原则对禁令救济适用条件的限制 | 第22-24页 |
| 四、各国对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的限制 | 第24-27页 |
| (一)欧盟 | 第24-25页 |
| (二)美国 | 第25-27页 |
| 五、我国对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限制的实践和建议 | 第27-31页 |
| (一)我国对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限制的实践 | 第27-29页 |
| 1.行政执法层面 | 第27页 |
| 2.司法层面 | 第27-28页 |
| 3.立法层面 | 第28-29页 |
| (二)对我国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限制的建议 | 第29-31页 |
| 1.不宜适用反垄断法主导的思维模式 | 第29-30页 |
| 2.提出利益衡平的基础性裁断标准 | 第30页 |
| 3.引入谈判式的抗辩机制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