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1.2 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隧道施工对地表变形和建筑物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2.3 扩展有限元法在混凝土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8-20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20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及构件损伤的数值模拟 | 第22-36页 |
2.1 隧道施工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第22-25页 |
2.1.1 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机理 | 第22-24页 |
2.1.2 隧道施工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 不均匀沉降下构件内力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25-33页 |
2.2.1 建筑物框架算例模型 | 第25-27页 |
2.2.2 框架结构建筑物模拟计算过程 | 第27-33页 |
2.3 建筑物构件在隧道施工中产生裂缝的机理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扩展试验 | 第36-56页 |
3.1 钢筋混凝土四点受弯梁试验 | 第36-48页 |
3.1.1 试验目的 | 第36页 |
3.1.2 试验内容 | 第36-40页 |
3.1.3 加载过程及试验结果 | 第40-48页 |
3.2 钢筋混凝土梁理论计算值分析 | 第48-54页 |
3.2.1 试验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49页 |
3.2.2 各级荷载下的挠度计算值 | 第49-51页 |
3.2.3 各级荷载下钢筋应力的计算 | 第51-52页 |
3.2.4 试验梁开裂荷载计算 | 第52-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试验梁裂缝扩展的分形特性 | 第56-74页 |
4.1 钢筋混凝土梁表面裂缝的分形特性 | 第56-68页 |
4.1.1 单条裂缝的分形性质研究 | 第56-61页 |
4.1.2 试验梁表面裂缝分形维数的计算 | 第61-68页 |
4.2 单条裂缝的分形维数与其扩展规律的关系 | 第68-71页 |
4.2.1 裂缝的分形维数与外荷载的关系 | 第68-70页 |
4.2.2 裂缝的分形维数与试验梁挠度的关系 | 第70-71页 |
4.3 多条裂缝的分形维数与钢筋应力的关系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 | 第74-90页 |
5.1 扩展有限元基本原理与程序设计 | 第74-82页 |
5.1.1 扩展有限元函数 | 第74-77页 |
5.1.2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处理 | 第77-78页 |
5.1.3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 | 第78-82页 |
5.2 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 | 第82-84页 |
5.2.1 试验梁算例模型 | 第82-83页 |
5.2.2 试验梁模型的建立 | 第83-84页 |
5.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84-87页 |
5.3.1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扩展过程 | 第84-85页 |
5.3.2 各级外荷载与钢筋应力值的关系 | 第85-87页 |
5.4 a号裂缝数值模拟结果的分形分析 | 第87-89页 |
5.4.1 a号裂缝扩展路径的分形描述 | 第87-88页 |
5.4.2 a号裂缝的分形维数与外荷载之间的关系 | 第88-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6.1 研究成果及指导意义 | 第90-91页 |
6.1.1 本文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6.1.2 工程中的指导意义 | 第9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