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甘肃舟曲泄流坡滑坡基本特征及其堵江预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9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滑坡变形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滑坡堵江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第19-26页
    2.1 地理位置第19页
    2.2 水文气象第19-20页
    2.3 地形地貌第20-21页
    2.4 地层岩性第21-22页
    2.5 地质构造第22-23页
    2.6 水文地质条件第23-24页
    2.7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第24-26页
第3章 泄流坡滑坡的基本特征第26-37页
    3.1 泄流坡滑坡的形态、规模及其边界特征第26-27页
        3.1.1 滑坡形态规模第26页
        3.1.2 边界特征第26-27页
    3.2 泄流坡滑坡的分区第27-28页
    3.3 泄流坡滑坡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第28-31页
        3.3.1 滑坡体特征第29-30页
        3.3.2 滑床的特征第30页
        3.3.3 滑带(面)的特征第30-31页
    3.4 泄流坡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第31-37页
        3.4.1 滑坡Ⅰ区变形破坏特征第31-33页
        3.4.2 滑坡Ⅱ区变形破坏特征第33-34页
        3.4.3 滑坡Ⅲ区变形破坏特征第34-35页
        3.4.4 滑坡Ⅳ区变形破坏特征第35-37页
第4章 泄流坡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第37-59页
    4.1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第37页
    4.2 泄流坡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第37-47页
        4.2.1 影响因素分析第37-43页
        4.2.2 泄流坡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第43-47页
    4.3 泄流坡滑坡变形破坏机制数值模拟第47-59页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4.3.2 模型参数的选取第48页
        4.3.3 数值模拟条件及监测点布设第48-49页
        4.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9-59页
第5章 泄流坡滑坡稳定性评价与堵江可能性预测研究第59-86页
    5.1 泄流坡滑坡稳定性研究第59-65页
        5.1.1 计算剖面及工况的确定第60-63页
        5.1.2 计算参数选取第63-64页
        5.1.3 计算结果分析第64-65页
    5.2 失稳规模预测第65-66页
        5.2.1 滑坡Ⅰ区失稳规模预测第65页
        5.2.2 滑坡Ⅱ区失稳规模预测第65-66页
        5.2.3 滑坡Ⅲ区失稳规模预测第66页
    5.3 泄流坡滑坡堵江分析第66-82页
        5.3.1 滑坡堵江历史分析第66-67页
        5.3.2 滑坡堵江预测分析第67-71页
        5.3.3 滑坡堵江高度计算第71-82页
    5.4 泄流坡滑坡堵江危害分析第82-86页
        5.4.1 泄流坡滑坡的危害第82-83页
        5.4.2 泄流坡滑坡堵江的危害第83-86页
结论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金属催化下醛类化合物合成腈类化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综合物探联合正反演方法在油气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