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1.1 小鼠嗅觉系统与腺苷酸环化酶Ⅲ | 第13页 |
| 1.2 表观遗传学 | 第13-17页 |
| 1.2.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第13-14页 |
| 1.2.2 5-甲基胞嘧啶 | 第14-15页 |
| 1.2.3 5-羟甲基胞嘧啶 | 第15-17页 |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2章 AC3缺失小鼠MOE组织中差异甲基化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30页 |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8-20页 |
| 2.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 2.1.2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 2.1.3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2.1.4 主要溶液 | 第19-20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 2.2.1 小鼠尾巴DNA的提取以及基因分型 | 第20-21页 |
| 2.2.2 小鼠MOE组织的提取 | 第21页 |
| 2.2.3 甲基化芯片检测 | 第21-23页 |
| 2.2.4 差异甲基化基因的GO分析 | 第23页 |
| 2.2.5 差异甲基化基因的Pathway分析 | 第23页 |
| 2.3 实验结果 | 第23-28页 |
| 2.3.1 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 | 第23-24页 |
| 2.3.2 DNA甲基化芯片扫描图片 | 第24页 |
| 2.3.3 DNA甲基化芯片筛选差异甲基化基因 | 第24-25页 |
| 2.3.4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 | 第25-27页 |
| 2.3.5 信号通路(Pathway)分析 | 第27-28页 |
| 2.4 讨论 | 第28-30页 |
| 第3章 差异甲基化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和qRT-PCR验证 | 第30-43页 |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32页 |
| 3.1.1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 3.1.2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 3.1.3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3.1.4 主要溶液 | 第31-32页 |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 3.2.1 小鼠MOE中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页 |
| 3.2.2 甲基化特异性PCR | 第32-35页 |
| 3.2.3 小鼠MOE中总RNA的提取 | 第35页 |
| 3.2.4 cDNA的合成 | 第35-36页 |
| 3.2.5 qRT-PCR | 第36-38页 |
| 3.2.6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 3.3.1 MSP检测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变化 | 第38-40页 |
| 3.3.2 qRT-PCR检测各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 | 第40页 |
| 3.4 讨论 | 第40-43页 |
| 第4章 差异甲基化基因羟甲基化水平的探究 | 第43-51页 |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3-45页 |
| 4.1.1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 4.1.2 主要仪器 | 第43-44页 |
| 4.1.3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 4.1.4 主要溶液 | 第44-45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 4.2.1 小鼠MOE中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5页 |
| 4.2.2 小鼠MOE中基因组DNA的超声破碎 | 第45页 |
| 4.2.3 羟甲基化DNA免疫沉淀 | 第45-46页 |
|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46-48页 |
| 4.2.5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 4.3 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 4.4 讨论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