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6 文章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情况 | 第13-18页 |
2.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相关概念及构成 | 第13-14页 |
2.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4-18页 |
2.2.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2.2.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2.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现状 | 第16-18页 |
第3章 我国养老保险保值增值的必要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 第18-24页 |
3.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必要性分析 | 第18-20页 |
3.1.1 基本养老保险空账问题 | 第18页 |
3.1.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贬值问题 | 第18-19页 |
3.1.3 人口老龄化问题 | 第19-20页 |
3.2 我国在推动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可行性分析 | 第20-24页 |
3.2.1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相关政策制度演变 | 第20-22页 |
3.2.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中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测算 | 第22页 |
3.2.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 | 第22-24页 |
第4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阻碍性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4.1 统筹层次低带来的管理主体多、资金量分散的问题 | 第24-25页 |
4.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多层委托带来的阻力 | 第25-26页 |
第5章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经验做法和启示 | 第26-32页 |
5.1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值增案例分析 | 第26-29页 |
5.1.1 美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模式 | 第26-27页 |
5.1.2 英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模式 | 第27-28页 |
5.1.3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模式 | 第28页 |
5.1.4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模式 | 第28-29页 |
5.2 外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 第29-32页 |
第6章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意见和建议 | 第32-37页 |
6.1 提高统筹层次,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 | 第32-34页 |
6.1.1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原则 | 第32页 |
6.1.2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模式选择 | 第32-33页 |
6.1.3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发展路径 | 第33-34页 |
6.2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投资管理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 | 第34-35页 |
6.2.1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的基本原则 | 第34页 |
6.2.2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 | 第34-35页 |
6.2.3 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比例 | 第35页 |
6.2.4 养老保险基金的专业运作 | 第35页 |
6.2.5 走多元组合、优化投资,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 第35页 |
6.3 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监管 | 第35-37页 |
6.3.1 加大业务部门、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管 | 第35-36页 |
6.3.2 设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 | 第36页 |
6.3.3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行的监事会 | 第36-3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