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X银行P2P网贷经营策略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2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3-27页 |
2.1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2.2 P2P网贷模式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2.2.1 P2P网贷定义 | 第16页 |
2.2.2 P2P网贷经营策略 | 第16-17页 |
2.2.3 P2P网贷的运营模式 | 第17-22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2-27页 |
3 温州X银行P2P网贷现状 | 第27-51页 |
3.1 国内P2P网贷发展现状 | 第27-34页 |
3.1.1 国内P2P行业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3.1.2 国内银行系P2P网贷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3.2 温州X银行P2P网贷成立背景及概况 | 第34-38页 |
3.2.1 温州X银行P2P网贷成立背景 | 第34-35页 |
3.2.2 温州X银行P2P网贷总体概况 | 第35-38页 |
3.3 运营模式分析 | 第38页 |
3.4 投资理财模式分析 | 第38-43页 |
3.4.1 投资者用户分析 | 第38-42页 |
3.4.2 理财产品及投资流程 | 第42-43页 |
3.5 网络借贷模式分析 | 第43-47页 |
3.5.1 借款用户分析 | 第43-45页 |
3.5.2 借款产品及借款流程 | 第45-47页 |
3.6 借贷风险控制体系分析 | 第47-51页 |
4 温州X银行P2P网贷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51-55页 |
4.1 面临的问题 | 第51-52页 |
4.1.1 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 第51页 |
4.1.2 与银行业务形成同质竞争 | 第51页 |
4.1.3 风险控制体系滞后 | 第51-52页 |
4.1.4 资产供需无法保持平衡 | 第52页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第52-55页 |
4.2.1 温州金融市场竞争剧烈 | 第52页 |
4.2.2 资产来源及产品结构单一 | 第52-53页 |
4.2.3 仍然依托传统信贷风控模式 | 第53页 |
4.2.4 投资人与借款人的资金需求信息不对称 | 第53页 |
4.2.5 用户对P2P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 第53-55页 |
5 温州X银行P2P网贷经营策略优化设计 | 第55-73页 |
5.1 P2P网贷经营策略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55页 |
5.1.1 设计目标 | 第55页 |
5.1.2 设计原则 | 第55页 |
5.2 运营模式设计 | 第55-59页 |
5.2.1 P2P网贷运营模式 | 第55-57页 |
5.2.2 X公司标准化办贷模式 | 第57-59页 |
5.3 资产优化设计 | 第59-63页 |
5.3.1 搭建全国小额资产项目供应网络 | 第59-60页 |
5.3.2 引入多方资产供应合作机构 | 第60-62页 |
5.3.3 精准定位农村小微借贷市场 | 第62-63页 |
5.4 风险控制模式优化设计 | 第63-65页 |
5.4.1 引入国资背景担保公司 | 第63页 |
5.4.2 建立风险准备金机制 | 第63-64页 |
5.4.3 完善小贷风控模式 | 第64-65页 |
5.5 资金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 第65-71页 |
5.5.1 借助银行背景树立地域品牌形象 | 第66-68页 |
5.5.2 深耕本地用户营销网 | 第68-69页 |
5.5.3 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 | 第69-71页 |
5.6 温州X银行P2P网贷经营策略优化预期效果 | 第71-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