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及其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8-15页 |
(一)子游的生卒年研究 | 第8-10页 |
(二)子游的籍贯研究 | 第10-11页 |
(三)“子游氏之儒”的研究 | 第11-13页 |
(四)子游与思孟学派研究 | 第13-15页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子游其人研究 | 第16-29页 |
第一节 子游的名、字释义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子游的生年 | 第18-25页 |
第三节 子游的籍贯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子游和《礼记·礼运》篇 | 第29-40页 |
第一节 《礼运》篇若干问题探讨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子游氏之儒与《礼记·礼运》 | 第33-36页 |
第三节 《礼记·礼运》篇思想解析 | 第36-40页 |
第三章 传世文献中的子游思想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子游的礼学思想 | 第40-45页 |
一、恪守古礼 | 第40-42页 |
二、以礼治世 | 第42-43页 |
三、重视礼义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子游的贵情思想 | 第45-48页 |
一、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 | 第45页 |
二、丧致乎哀而止 | 第45-46页 |
三、不敬,何以别乎?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出土文献中的子游思想 | 第48-61页 |
第一节 郭店简《性自命出》与子游性情论 | 第48-53页 |
第二节 上博简《子道饿》与子游礼学思想 | 第53-57页 |
第三节 从出土简帛看子游与子思的师承关系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