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1.1 植物化感作用 | 第11-19页 |
1.1.1 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应用 | 第12-14页 |
1.1.2 植物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第14-16页 |
1.1.3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1.4 植物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1.1.5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 第18-19页 |
1.2 植物源杀菌剂 | 第19-24页 |
1.2.1 植物源杀菌剂的特点和作用机理 | 第20-22页 |
1.2.2 植物源杀菌剂的成分和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1.2.3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3 中草药连作障碍 | 第24-30页 |
1.3.1 黄芪的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1.3.2 中草药连作障碍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3.3 中草药连作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策略 | 第27-30页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立论依据 | 第30-32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1页 |
1.4.2 立论依据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2.1.1 供试实验地 | 第32页 |
2.1.2 供试植物材料 | 第32页 |
2.1.3 供试菌种 | 第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2.1 黄芪根腐病病菌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32-33页 |
2.2.2 植物水浸液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3-34页 |
2.2.3 植物水浸液对黄芪化感作用的研究 | 第34-35页 |
2.2.4 大田实验地选取与管理 | 第35页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5-37页 |
2.3.1 植物水浸液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数据统计 | 第35-36页 |
2.3.2 植物水浸液对黄芪化感作用的研究数据统计 | 第36页 |
2.3.3 大田实验数据统计 | 第36-37页 |
2.4 研究内容与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8页 |
3.1 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38-39页 |
3.2 植物水浸液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9-48页 |
3.2.1 不同植物水浸液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9-43页 |
3.2.2 多种植物水浸液的混合液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43-48页 |
3.3 植物水浸液对黄芪化感作用的研究 | 第48-55页 |
3.3.1 不同植物水浸液对黄芪化感作用的研究 | 第48-52页 |
3.3.2 多种植物水浸液的混合液对黄芪化感作用的研究 | 第52-55页 |
3.4 不同轮作方式对黄芪连作障碍的影响 | 第55-58页 |
3.4.1 选择不同植物轮作对黄芪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 第55页 |
3.4.2 选择不同植物轮作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 第55-57页 |
3.4.3 选择不同植物轮作对黄芪成熟期根腐病的影响 | 第57-58页 |
4 结果讨论 | 第58-66页 |
4.1 不同植物水浸液对黄芪根腐病的作用 | 第58-59页 |
4.2 不同植物水浸液的混合液对黄芪根腐病的作用 | 第59-60页 |
4.3 不同植物水浸液对黄芪的化感作用 | 第60-61页 |
4.4 不同植物水浸液的混合液对黄芪的化感作用 | 第61-62页 |
4.5 选择不同植物轮作对黄芪不同期生长的影响 | 第62-63页 |
4.6 选择不同植物轮作对黄芪根腐病的影响 | 第63页 |
4.7 黄芪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63-64页 |
4.8 解决黄芪连作障碍的几点建议 | 第64-66页 |
5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6 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