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论文缘起 | 第7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1.3.1 现场调研 | 第8页 |
1.3.2 文献查阅 | 第8-9页 |
第二章 我国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的现状 | 第9-28页 |
2.1 我国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2.2 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的城市化现象 | 第10-23页 |
2.2.1 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热 | 第10-12页 |
2.2.2 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的城市化现象 | 第12-17页 |
2.2.3 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 第17-19页 |
2.2.4 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2.3 风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的发展趋势——乡土化 | 第23-26页 |
2.3.1 乡土化景观的理念 | 第23-25页 |
2.3.2 乡土化景观的表现形式 | 第25页 |
2.3.3 乡土化是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八达岭长城景区的乡土化特色 | 第28-52页 |
3.1 八达岭城景区的概况 | 第28-33页 |
3.2 景区的乡土化特色一——自然景观 | 第33-37页 |
3.2.1 山体地形地貌景观 | 第33-35页 |
3.2.2 天象与生物景观 | 第35-37页 |
3.3 景区的乡土化特色二——人文景观 | 第37-51页 |
3.3.1 长城景观 | 第37-42页 |
3.3.2 悠久历史文化 | 第42-44页 |
3.3.3 诗词传说文化 | 第44-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城市化现象及对策 | 第52-101页 |
4.1 当地行政、人口、经济状况 | 第52-63页 |
4.1.1 行政区划 | 第52-53页 |
4.1.2 景区人口 | 第53-58页 |
4.1.3 区域经济 | 第58-63页 |
4.2 景观 | 第63-74页 |
4.2.1 自然景观 | 第63-64页 |
4.2.2 人文景观 | 第64-74页 |
4.3 景区环境 | 第74-100页 |
4.3.1 环境容量超标,交通超负荷——须维护景区游览环境 | 第74-85页 |
4.3.2 旅游规划不合理——须防止城市化的渗入 | 第85-96页 |
4.3.3 体育文化入侵景区——严控文化移植 | 第96-98页 |
4.3.4 生态环境经受考验——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第98-100页 |
4.4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结语 | 第101-109页 |
5.1 从管理角度:合理划分经营权与管理权,综合协调管理 | 第101-102页 |
5.2 从健全法制角度:立法、守法和执法 | 第102-106页 |
5.2.1 风景区保护规范与旅游景区评级标准应协调统一 | 第103-104页 |
5.2.2 相关保护性法津法规须健全,执法须严 | 第104-106页 |
5.3 从学术研究及规划角度:加强专业的学术研究及规划工作 | 第106-107页 |
5.4 从全民宣传教育及社会支持角度 | 第107-109页 |
5.4.1 全民宣传教育 | 第107-108页 |
5.4.2 寻求社会资金支持 | 第108-109页 |
附录一:《中国的187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 | 第109-113页 |
附录二:《中国的38 处世界遗产名录》 | 第113-118页 |
附录三:中国历代长城总图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