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化学热处理论文

纯铜铝铁共渗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概述第11-14页
        1.1.1 铜及其合金概述第11-12页
        1.1.2 渗镀的特点及作用第12-13页
        1.1.3 纯铜表面固体渗镀第13-14页
    1.2 纯铜表面固体渗镀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渗镀元素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渗镀主要研究内容的现状第16-17页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纯铜铝铁共渗热特性实验研究第19-45页
    2.1 理论基础第19-21页
        2.1.1 渗层形成的条件第19页
        2.1.2 渗层形成的热力学过程第19-20页
        2.1.3 集总热容参数法第20-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24页
        2.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2.2 纯铜渗铝热过程实验装置第22-24页
        2.2.3 纯铜铝铁共渗热过程实验流程第24页
    2.3 实验结果分析第24-43页
        2.3.1 物料组分不同时纯铜铝铁共渗的热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第24-29页
        2.3.2 保温制度对纯铜铝铁共渗的热过程的影响第29-31页
        2.3.3 电阻炉升温速率对纯铜铝铁共渗的热过程的影响第31-33页
        2.3.4 纯铜共渗过程的传热学计算第33-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共渗铜渗层的研究与分析第45-70页
    3.1 理论基础第45-48页
        3.1.1 渗层形成的过程第45-46页
        3.1.2 固渗扩散机制第46-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结构及其工作原理[62]第48-50页
        3.2.2 XRD 分析方法简介第50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第50-68页
        3.3.1 渗层组织分析第50-54页
        3.3.2 共渗铜的XRD 分析第54-56页
        3.3.3 渗层的厚度分析第56-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共渗铜抗氧化与耐腐蚀性能研究第70-103页
    4.1 理论基础第70-81页
        4.1.1 金属表面的氧化第70-73页
        4.1.2 金属表面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第73-80页
        4.1.3 铜在水溶液中的腐蚀第80-81页
    4.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4.2.1 纯铜与共渗铜的氧化实验第81-83页
        4.2.2 纯铜与共渗铜的腐蚀实验第83-84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84-101页
        4.3.1 氧化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4-97页
        4.3.2 腐蚀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7-101页
    4.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103-105页
    5.1 本文总结第103-104页
    5.2 建议与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 Comparative Study on Reading Strategies between English Majors and Non-English Majors
下一篇:某船喷水推进装置配置及其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