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9页 |
1 利巴韦林概况 | 第14-16页 |
1.1 利巴韦利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1.2 利巴韦林不良反应 | 第15页 |
1.3 利巴韦林临床应用 | 第15页 |
1.4 利巴韦林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1 国外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应用现状 | 第16页 |
1.5 利巴韦林应用前景 | 第16页 |
2 Meta分析概况 | 第16-17页 |
2.1 起源 | 第16-17页 |
2.2 应用 | 第17页 |
2.3 局限性 | 第17页 |
3 本文研究目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利巴韦林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 第19-43页 |
1 试验方法 | 第19-26页 |
1.1 仪器药品 | 第19-20页 |
1.1.1 仪器 | 第19页 |
1.1.2 药品 | 第19页 |
1.1.3 试剂 | 第19-20页 |
1.1.4 标准溶液制备 | 第20页 |
1.2 健康志愿者选择 | 第20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1.4 样本分析 | 第21-25页 |
1.4.1 色谱条件 | 第21页 |
1.4.2 血样处理 | 第21页 |
1.4.3 方法学考察 | 第21-25页 |
1.4.3.1 标准曲线制备 | 第21-23页 |
1.4.3.2 方法专一性 | 第23-24页 |
1.4.3.3 精密度 | 第24页 |
1.4.3.4 回收率 | 第24-25页 |
1.4.4 样本测定 | 第25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1.5.1 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25页 |
1.5.2 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25-26页 |
2 结果 | 第26-41页 |
2.1 健康志愿者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和曲线 | 第26-37页 |
2.2 健康志愿者口服利巴韦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 | 第37页 |
2.3 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37-41页 |
2.3.1 药代动力学参数AUC_(0~72)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37-38页 |
2.3.2 药代动力学参数AUC_(0~∞)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38-39页 |
2.3.3 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39-40页 |
2.3.4 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40-41页 |
3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利巴韦林片剂临床应用研究 | 第43-52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44页 |
1.1 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 | 第44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44页 |
1.3 数据提取 | 第44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 | 第44-50页 |
2.1 数据综合 | 第45-46页 |
2.2 研究特征 | 第46页 |
2.3 Meta分析森林图 | 第46-47页 |
2.4 发表偏倚 | 第47-49页 |
2.5 安全性 | 第49-50页 |
3 结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附表 | 第54-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