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驰名商标概述 | 第10-18页 |
一、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1页 |
二、驰名商标的基础性认识 | 第11-17页 |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驰名商标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驰名商标的形成条件 | 第14-17页 |
三、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几种主要理论 | 第18-26页 |
一、混淆理论 | 第18-20页 |
二、联想理论 | 第20-21页 |
三、淡化理论 | 第21-24页 |
四、不当得利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部分 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国际立法与实践 | 第26-37页 |
一、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 第26-33页 |
(一)、巴黎公约确立的商标驰名原则 | 第26-28页 |
(二)、TRIPS协议对商标驰名原则的重要补充 | 第28-30页 |
(三)、WIPO《关于驰名商标保护规定的联合建议》的新贡献 | 第30-32页 |
(四)、“一号指令”及《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 第32-33页 |
二、主要发达国家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的立法、司法状况 | 第33-37页 |
(一)、美国在反淡化制度及制止域名抢注方面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33-35页 |
(二)、法国关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 第35页 |
(三)、日本通过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驰名商标予以保护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 第37-43页 |
一、我国有关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立法 | 第37-40页 |
二、我国有关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实践状况 | 第40-43页 |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构想 | 第43-53页 |
一、我国现行商标立法关于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方面的进步性与不足 | 第43-46页 |
(一)、我国现行商标立法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进步性 | 第43-44页 |
(二)、我国现行商标立法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不足 | 第44-46页 |
二、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几点构想 | 第46-53页 |
(一)、依法建立一套科学的驰名商标认定标准和方式 | 第46-47页 |
(二)、运用反淡化理论,加强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 第47-48页 |
(三)、规制以域名抢注方式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 第48-50页 |
(四)、加大对驰名商标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 第50-51页 |
(五)、规定驰名商标的权利限制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