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木乃伊》系列电影的文化解读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6页
        1.2.1 木乃伊与《木乃伊》电影第11-14页
        1.2.2 与《木乃伊》相关的影评第14页
        1.2.3 对埃及学和木乃伊的研究第14-15页
        1.2.4 相关的电影文化研究第15页
        1.2.5 相关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第15-16页
    1.3 学术和实用意义第16页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木乃伊》系列电影解读第18-37页
    2.1 《木乃伊》系列电影内容概述第18页
    2.2 《木乃伊》诞生的背景、影响第18-19页
    2.3 《木乃伊:盗墓迷城》:神话与真实第19-24页
        2.3.1 人物设计第19-20页
        2.3.2 场景设计第20-23页
        2.3.3 物件设计第23页
        2.3.4 “最高酷刑”第23-24页
    2.4 《木乃伊:木乃伊归来》:升级较量第24-31页
        2.4.1 角色塑造升级——从弱女子到女战士第24-25页
        2.4.2 叙事方式升级——从简约到精巧第25-28页
        2.4.3 人物情感升级——从单一爱情到爱情、亲情、友情交织第28-29页
        2.4.4 魔幻色彩升级——更加精彩夺人眼球第29-31页
    2.5 《龙帝之墓》——中国“木乃伊”再续传奇第31-37页
        2.5.1 中国文化元素的盛宴第31-33页
        2.5.2 西方魔幻的中国变脸第33-35页
        2.5.3 中西文化杂糅的反思第35-37页
3 文化解读:东方表象与西方内核第37-46页
    3.1 文化潜意识——东方主义第37-39页
        3.1.1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释义第37-38页
        3.1.2 《木乃伊》暗含的东方主义第38-39页
    3.2 文化内核:美国价值观第39-42页
        3.2.1 自由主义理念第40页
        3.2.2 个人英雄主义第40-41页
        3.2.3 文化包装下的文化扩张第41-42页
    3.3 批判与思考——东方不是东方第42-46页
        3.3.1 赞誉、批评与误解第42-44页
        3.3.2 东方主义的延续与转化第44页
        3.3.3 真实东方的重构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规制绩效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耦合性检验
下一篇:基于并发协商的Web服务发现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