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27页 |
1.1 岩石圈地幔概述 | 第15-17页 |
1.1.1 岩石圈地幔的定义 | 第15-16页 |
1.1.2 岩石圈地幔的类型 | 第16-17页 |
1.2 岩石圈地幔定年研究 | 第17-20页 |
1.2.1 传统地球化学方法 | 第17-18页 |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 第18-19页 |
1.2.3 Lu-Hf同位素方法 | 第19-20页 |
1.2.4 Re-Os同位素方法 | 第20页 |
1.3 论文选题依据 | 第20-24页 |
1.3.1 岩石圈地幔的年龄结构 | 第20-22页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完成的工作量 | 第24-27页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1.4.2 论文依托的项目 | 第25-27页 |
第2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第27-32页 |
2.1 样品制备 | 第27页 |
2.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7-32页 |
2.2.1 矿物主量元素 | 第27页 |
2.2.2 全岩主量元素 | 第27-28页 |
2.2.3 微量元素分析 | 第28页 |
2.2.4 矿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28页 |
2.2.5 单斜辉石Sr-Nd-Hf同位素分析 | 第28-30页 |
2.2.6 全岩Re-Os同位素和铂族元素分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础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 第32-44页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2-35页 |
3.2 捕虏体的地质产状 | 第35-38页 |
3.2.1 科洛火山群 | 第36页 |
3.2.2 诺敏火山群 | 第36-37页 |
3.2.3 柴河火山群 | 第37-38页 |
3.3 捕虏体岩石学特征 | 第38-44页 |
3.3.1 科洛地区橄榄岩捕虏体 | 第38-39页 |
3.3.2 诺敏地区橄榄岩捕虏体 | 第39-40页 |
3.3.3 柴河地区橄榄岩捕虏体 | 第40-44页 |
第4章 橄榄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44-90页 |
4.1 全岩成分特征 | 第44-58页 |
4.1.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 第44-54页 |
4.1.2 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4-58页 |
4.2 矿物化学特征 | 第58-80页 |
4.2.1 橄榄石 | 第58-65页 |
4.2.2 斜方辉石 | 第65-66页 |
4.2.3 单斜辉石 | 第66-76页 |
4.2.4 尖晶石 | 第76-79页 |
4.2.5 金云母和金红石 | 第79-80页 |
4.3 平衡温度 | 第80-85页 |
4.4 单斜辉石Sr-Nd-Hf同位素特征 | 第85-90页 |
第5章 大兴安岭地区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演化 | 第90-96页 |
5.1 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 | 第90-93页 |
5.2 交代富集作用 | 第93-96页 |
第6章 大兴安岭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时代 | 第96-119页 |
6.1 Re-Os同位素定年原理 | 第96-98页 |
6.2 大兴安岭地区地幔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及PGE组成 | 第98-105页 |
6.2.1 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98-104页 |
6.2.2 铂族元素分析结果 | 第104-105页 |
6.3 地幔作用对Re-Os同位素体系的影响 | 第105-111页 |
6.3.1 蛇纹石化作用 | 第106-107页 |
6.3.2 熔体再富集作用 | 第107-109页 |
6.3.3 硫化物分解 | 第109-110页 |
6.3.4 熔体-岩石反应 | 第110-111页 |
6.4 研究区岩石圈地幔的时代 | 第111-114页 |
6.4.1 科洛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时代 | 第111-113页 |
6.4.2 诺敏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时代 | 第113页 |
6.4.3 柴河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时代 | 第113-114页 |
6.5 兴蒙造山带岩石圈地幔的年龄结构 | 第114-119页 |
第7章 壳-幔年龄解耦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启示 | 第119-130页 |
7.1 兴蒙造山带地壳形成时代 | 第119-123页 |
7.2 壳-幔年龄解耦对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启示 | 第123-130页 |
7.2.1 中-新元古代地幔的丢失对华北岩石圈地幔减薄事件的制约 | 第123-126页 |
7.2.2 地幔年龄倒置与古老岩石圈地幔的来源 | 第126-130页 |
结论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作者简介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