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0 绪论 | 第9-12页 |
0.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0.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9-10页 |
0.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10页 |
0.4 文章的组织 | 第10-12页 |
1 企业集团 | 第12-22页 |
1.1 企业集团的产生 | 第12页 |
1.2 企业集团的特点 | 第12-14页 |
1.2.1 产权关系为纽带 | 第12-13页 |
1.2.2 层状组织形式 | 第13页 |
1.2.3 非法人性 | 第13-14页 |
1.3 企业集团的类型 | 第14-15页 |
1.3.1 按集团企业经济关系分类 | 第14页 |
1.3.2 按集团企业管理关系分类 | 第14-15页 |
1.4 企业集团组建模式 | 第15-19页 |
1.4.1 控股型企业集团 | 第15-16页 |
1.4.2 混合式企业集团 | 第16-17页 |
1.4.3 管理型企业集团 | 第17-18页 |
1.4.4 几种模式的比较 | 第18-19页 |
1.5 企业集团的功能和意义 | 第19-20页 |
1.5.1 集团的功能 | 第19页 |
1.5.2 企业集团的意义 | 第19-20页 |
1.6 企业集团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2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2.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 | 第22页 |
2.2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依据 | 第22页 |
2.3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 | 第22-24页 |
2.3.1 企业集团的融资管理 | 第22-23页 |
2.3.2 企业集团的投资管理 | 第23-24页 |
2.3.3 企业集团的收益分配 | 第24页 |
2.4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 第24-25页 |
2.4.1 集权制 | 第24页 |
2.4.2 分权制 | 第24-25页 |
2.4.3 统分结合制 | 第25页 |
2.5 持股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 | 第25-26页 |
2.6 紧密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 | 第26页 |
2.7 协作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 | 第26-27页 |
2.8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27-29页 |
2.8.1 核算层的缺陷 | 第27页 |
2.8.2 控制层的缺陷 | 第27-28页 |
2.8.3 决策层的缺陷 | 第28-29页 |
3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 第29-32页 |
3.1 财务集中管理的实施背景 | 第29-30页 |
3.2 财务集中管理的基本思想 | 第30页 |
3.3 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体系 | 第30-32页 |
4 财务集中管理在集团中的具体实施 | 第32-54页 |
4.1 信息平台的构建 | 第32-37页 |
4.1.1 B/S技术构架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4.1.2 B/S技术构架的优点 | 第33页 |
4.1.3 B/S技术构架也是支持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的基础 | 第33-34页 |
4.1.4 企业集团中应用B/S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4.2 财务业务一体化 | 第37-43页 |
4.2.1 基本思想 | 第37-38页 |
4.2.2 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4.2.3 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 第39-42页 |
4.2.4 财务管理工作的新特性 | 第42-43页 |
4.3 全面预算解决方案 | 第43-47页 |
4.3.1 全面预算体系的制定 | 第43页 |
4.3.2 预算编制 | 第43-44页 |
4.3.3 预算控制 | 第44-46页 |
4.3.4 全面预算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 第46-47页 |
4.3.5 预算分析 | 第47页 |
4.4 资金动态管理解决方案 | 第47-54页 |
4.4.1 IT环境下资金动态管理的基本模式 | 第47-48页 |
4.4.2 企业集团资金控制的五种模式 | 第48-51页 |
4.4.3 IT环境下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 | 第51-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