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商用车气压制动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来源第9页
        1.1.2 论文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气制动系统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15页
第2章 气压制动系统简介及气压传动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概述第15-16页
    2.2 气动建模基础理论第16-20页
        2.2.1 气体的状态方程与状态变化第16-17页
        2.2.2 气体在管道内的流动第17-18页
        2.2.3 气罐的充放气第18-20页
    2.3 AMESim 软件简介第20-22页
        2.3.1 AMESim 平台介绍第20-21页
        2.3.2 AMESim 应用库介绍第21页
        2.3.3 AMESim 软件的特点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气压制动系统主要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3-33页
    3.1 串联双腔制动阀第23-26页
        3.1.1 串联双腔制动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3-24页
        3.1.2 串联双腔制动阀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4-26页
    3.2 继动阀第26-28页
        3.2.1 继动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6-27页
        3.2.2 继动阀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3.3 气压 ABS 调节器第28-30页
        3.3.1 气压 ABS 调节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8-29页
        3.3.2 气压 ABS 调节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3.4 制动气室第30-32页
        3.4.1 制动气室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0-31页
        3.4.2 制动气室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基于 AMESim 的气制动系统主要部件建模分析第33-57页
    4.1 串联双腔制动阀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分析第33-39页
        4.1.1 串联双腔制动阀的 AMESim 模型第33-35页
        4.1.2 串联双腔制动阀仿真第35-39页
        4.1.3 串联双腔制动阀模型分析与评价第39页
    4.2 继动阀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分析第39-44页
        4.2.1 继动阀的 AMESim 模型第39-41页
        4.2.2 继动阀仿真与试验验证第41-44页
        4.2.3 继动阀模型分析与评价第44页
    4.3 气压 ABS 调节器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分析第44-53页
        4.3.1 气压 ABS 调节器的 AMESim 模型第44-46页
        4.3.2 气压 ABS 调节器仿真与试验验证第46-52页
        4.3.3 气压 ABS 调节器模型分析与评价第52-53页
    4.4 制动气室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分析第53-56页
        4.4.1 制动气室的 AMESim 模型第53-54页
        4.4.2 制动气室仿真第54-56页
        4.4.3 制动气室模型分析与评价第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基于 AMESim 的气压制动系统集成性能分析第57-73页
    5.1 气压制动系统压力响应特性分析第57-61页
        5.1.1 气压制动系统的 AMESim 模型第57-58页
        5.1.2 气压制动系统动压力响应特性仿真第58-60页
        5.1.3 气压制动系统动压力响应特性试验验证第60-61页
    5.2 气压制动系统供储能及耗能联合作用分析第61-68页
        5.2.1 供储能装置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分析第61-65页
        5.2.2 供能储能耗能装置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分析第65-68页
    5.3 气压制动系统 AMESim 与 TruckSim 联合仿真第68-72页
        5.3.1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8-70页
        5.3.2 联合仿真分析第70-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6.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行SC分行对公业务的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营销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