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式ETCO2检测系统设计及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ETCO_2检测的生理学意义和临床应用 | 第9-10页 |
| ·ETCO_2检测的生理学意义 | 第9页 |
| ·ETCO_2监测的临床应用 | 第9-10页 |
|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法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检测技术上的发展 | 第12-13页 |
| ·气体采样方式的发展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检测方法 | 第17-23页 |
| ·红外吸收法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 第17-18页 |
| ·CO_2吸收光谱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 第18-19页 |
| ·红外吸收检测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红外吸收法的分类 | 第20-21页 |
| ·红外吸收方法的优点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非分光红外传感器气室设计 | 第23-32页 |
| ·光源选择和设计 | 第23-26页 |
| ·连续发光源与调制 | 第23-25页 |
| ·非调制型光源 | 第24页 |
| ·调制型光源 | 第24-25页 |
| ·激光发光源 | 第25-26页 |
| ·滤光片的选择 | 第26页 |
| ·探测器 | 第26-28页 |
| ·光子探测器 | 第26-27页 |
| ·光热探测器 | 第27-28页 |
| ·热电堆探测器 | 第27-28页 |
| ·热释电传感器 | 第28页 |
| ·气室设计 | 第28-29页 |
| ·气室材料的选择 | 第29页 |
| ·气室的光学结构设计 | 第29页 |
| ·本系统传感器气室设计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2-42页 |
| ·电源模块 | 第32-33页 |
| ·光源驱动模块 | 第33-34页 |
| ·信号调理模块 | 第34-35页 |
| ·温度信号提取模块 | 第35-36页 |
| ·数字控制模块 | 第36-42页 |
| ·主控芯片特点及其典型工作电路介绍 | 第36-39页 |
| ·电源和接地 | 第37-38页 |
| ·线性稳压器 | 第38页 |
| ·时钟振荡器 | 第38-39页 |
| ·程序下载电路 | 第39页 |
| ·A/D转换 | 第39-40页 |
| ·温度传感器 | 第40页 |
| ·UART串行接口 | 第40-41页 |
| ·看门狗定时器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信号处理设计 | 第42-54页 |
| ·双光路信号提取方法 | 第42-45页 |
| ·双光路测量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 ·对数处理 | 第43-44页 |
| ·差动处理 | 第44-45页 |
| ·温度补偿 | 第45-49页 |
| ·探测器端温度补偿 | 第45-48页 |
| ·环境温度补偿 | 第48-49页 |
| ·校准模块 | 第49-50页 |
| ·基线跟踪和数据映射 | 第50-54页 |
| ·基线跟踪 | 第50-51页 |
| ·波形实时显示 | 第51页 |
| ·呼吸率的计算 | 第51-52页 |
| ·ETCO_2计算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54-57页 |
| ·参数规格测量 | 第55页 |
| ·基本误差分析 | 第55-56页 |
| ·响应时间测量 | 第56页 |
| ·稳定性测试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7-59页 |
| ·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 ·后续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综述 | 第63-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