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工作得到下列项目资助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原位拉伸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剪切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3 复合载荷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拉伸-剪切测试基本理论 | 第20-34页 |
2.1 拉伸-剪切复合载荷测试装置标准试件 | 第20-22页 |
2.1.1 试件结构设计分析 | 第20-21页 |
2.1.2 试件等效标距计算分析 | 第21-22页 |
2.2 材料拉伸-剪切理论分析 | 第22-33页 |
2.2.1 材料拉伸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2.2.2 材料剪切理论分析 | 第24-31页 |
2.2.3 材料拉伸-剪切理论分析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拉伸-剪切复合载荷原位力学测试装置的设计分析 | 第34-56页 |
3.1 测试装置功能设计 | 第34-36页 |
3.1.2 测试装置原理设计 | 第35-36页 |
3.2 测试装置机械结构的设计分析 | 第36-46页 |
3.2.1 测试装置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 第36-37页 |
3.2.2 测试装置动力传递单元设计 | 第37-40页 |
3.2.3 夹持单元设计 | 第40-42页 |
3.2.4 高精密传感器选型及设计 | 第42-43页 |
3.2.5 关键元件静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第43-46页 |
3.3 测试装置电控单元设计 | 第46-47页 |
3.4 PCI8602 采集卡的使用 | 第47页 |
3.5 测试装置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第47-55页 |
3.5.1 控制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第47-48页 |
3.5.2 控制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 第48-50页 |
3.5.3 测试装置控制程序 | 第50-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拉伸-剪切复合载荷装置的试验研究 | 第56-82页 |
4.1 拉伸-剪切复合载荷原位测试装置的组成 | 第56-57页 |
4.2 精密传感器标定 | 第57-61页 |
4.2.1 力传感器的标定 | 第57-59页 |
4.2.2 位移传感器的标定 | 第59-61页 |
4.3 整机刚度对拉伸-剪切试验影响的修正 | 第61-68页 |
4.3.1 拉伸模块刚度对拉伸试验影响的修正 | 第61-67页 |
4.3.2 剪切模块刚度对剪切试验影响的修正 | 第67-68页 |
4.4 典型材料的纯拉伸试验研究 | 第68-72页 |
4.4.1 拉伸模块的重复性试验 | 第68-69页 |
4.4.2 典型材料的纯拉伸试验 | 第69-71页 |
4.4.3 材料轧制方向对纯拉伸试验的影响 | 第71-72页 |
4.5 典型材料的纯剪切试验研究 | 第72-75页 |
4.5.1 剪切模块的重复性验证 | 第72-73页 |
4.5.2 典型材料的纯剪切试验 | 第73页 |
4.5.3 影响材料剪切性能的因素探究 | 第73-75页 |
4.6 典型材料的拉伸-剪切复合试验研究 | 第75-79页 |
4.6.1 拉伸预应力对材料剪切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4.6.2 剪切预应力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4.7 拉伸-剪切复合加载材料微观力学响应的原位观测 | 第79-8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5.1 总结 | 第82-83页 |
5.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作者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