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7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 二氧化碳的利用 | 第9-13页 |
1.2.1 二氧化碳的物理应用 | 第9-11页 |
1.2.2 二氧化碳的化学应用 | 第11-13页 |
1.3 二氧化碳聚合用催化剂的分类 | 第13-29页 |
1.3.1 卟啉类催化体系 | 第13-15页 |
1.3.2 β-二亚胺锌催化体系 | 第15-17页 |
1.3.3 稀土金属催化体系 | 第17-19页 |
1.3.4 羧酸锌催化体系 | 第19-20页 |
1.3.5 负载型催化体系 | 第20-22页 |
1.3.6 双金属催化体系 | 第22-25页 |
1.3.7 Salen类催化体系 | 第25-2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第二章 Salen-Co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57页 |
2.1 前言 | 第37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38-43页 |
2.3.1 5-(2-羟基)乙基水杨醛的合成 | 第38-39页 |
2.3.2 5-氯乙基水杨醛的合成 | 第39页 |
2.3.3 5-碘乙基水杨醛的合成 | 第39-40页 |
2.3.4 双-(5-碘乙基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 | 第40页 |
2.3.5 双-(5-碘乙基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季铵盐的合成 | 第40-41页 |
2.3.6 钴络合反应 | 第41页 |
2.3.7 二氧化碳共聚反应 | 第41-43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43-52页 |
2.4.1 5-(2-羟基)乙基水杨醛的分析与表征 | 第43-44页 |
2.4.2 5-氯乙基水杨醛的分析与表征 | 第44-46页 |
2.4.3 5-碘乙基水杨醛的分析与表征 | 第46-47页 |
2.4.4 双-(5-碘乙基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分析与表征 | 第47-49页 |
2.4.5 双-(5-碘乙基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季铵盐的分析与表征 | 第49-50页 |
2.4.6 Salen-Co催化剂的分析与表征 | 第50-52页 |
2.4.7 二氧化碳共聚反应分析 | 第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第三章 双-(5-碘乙基水杨醛)缩4’-乙烯基-3,4-联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表征 | 第57-65页 |
3.1 前言 | 第57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7-58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58-60页 |
3.3.1 5-(2-羟基)乙基水杨醛的合成(见上章) | 第58页 |
3.3.2 5-氯乙基水杨醛的合成(见上章) | 第58页 |
3.3.3 5-碘乙基水杨醛的合成(见上章) | 第58页 |
3.3.4 4’-乙烯基-3,4-联苯二胺的合成 | 第58-59页 |
3.3.5 双-(5-碘乙基水杨醛)缩4’-乙烯基-3,4-联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 | 第59-60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8页 |
4.1 总结 | 第65-67页 |
4.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