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物资流通论文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研究--基于生态位适宜度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生态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共同配送中心选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3 研究综述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研究思路第20-2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22-30页
    2.1 生态位第22-23页
        2.1.1 生态位的定义第22页
        2.1.2 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第22-23页
    2.2 共同配送第23-25页
        2.2.1 共同配送的定义第23页
        2.2.2 共同配送的模式第23-25页
    2.3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第25-29页
        2.3.1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的定义第25页
        2.3.2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的分类第25-26页
        2.3.3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的一般步骤第26-28页
        2.3.4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第30-35页
    3.1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原则第30-31页
        3.1.1 成本最小原则第30页
        3.1.2 动态性原则第30页
        3.1.3 协调性原则第30页
        3.1.4 适应性原则第30页
        3.1.5 战略性原则第30-31页
        3.1.6 生态性原则第31页
    3.2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的一般影响因素第31-33页
        3.2.1 自然环境因素第31页
        3.2.2 企业经营环境因素第31-32页
        3.2.3 基础设施条件第32页
        3.2.4 其他因素第32-33页
    3.3 生态适宜性因素分析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第35-44页
    4.1 问题描述第35页
    4.2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第一次筛选第35-39页
        4.2.1 生态位适宜性因素的选取原则第35-36页
        4.2.2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构建第36-38页
        4.2.3 生态位适宜度的测算过程第38-39页
    4.3 混合整数规划选址模型构建—第二次筛选第39-43页
        4.3.1 模型假设第39-40页
        4.3.2 模型构建第40-42页
        4.3.3 约束条件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44-52页
    5.1 实例描述第44-46页
    5.2 模型求解第46-51页
        5.2.1 生态位适宜度筛选第46-47页
        5.2.2 仿真分析第47-50页
        5.2.3 共同配送中心方案的确定第50-51页
    5.3 结果分析第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不足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 1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G公司供应商评估与选择研究
下一篇: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长沙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