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金刚石钻头的发展 | 第11-17页 |
1.2 高胎体钻头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3页 |
1.2.1 国外高胎体钻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1.2.2 国内高胎体钻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3页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2章 提高钻头寿命的方法 | 第26-40页 |
2.1 金刚石钻头失效情况 | 第26-28页 |
2.2 影响金刚石钻头寿命的因素 | 第28-32页 |
2.3 提高钻头寿命的传统方法 | 第32-39页 |
2.3.1 金刚石预处理 | 第32-33页 |
2.3.2 胎体材料 | 第33-34页 |
2.3.3 胎体形状优化设计 | 第34-36页 |
2.3.4 新型石墨模具 | 第36页 |
2.3.5 烧制方法 | 第36-37页 |
2.3.6 钻探施工管理 | 第37-39页 |
2.4 高胎体钻头的优势 | 第39-40页 |
第3章 主副交替水口高胎体孕镶金刚石钻头的关键技术 | 第40-46页 |
3.1 水口设计 | 第40-43页 |
3.2 胎体强度设计 | 第43-44页 |
3.3 保径设计 | 第44-45页 |
3.4 堵口材料设计 | 第45-46页 |
第4章 主副交替水口高胎体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制造工艺 | 第46-72页 |
4.1 模具和钢体设计 | 第46-55页 |
4.1.1 侧模套设计 | 第49-50页 |
4.1.2 底模的设计 | 第50-51页 |
4.1.3 外模的设计 | 第51-52页 |
4.1.4 心模设计 | 第52-53页 |
4.1.5 限位模块的设计 | 第53-54页 |
4.1.6 钢体设计 | 第54-55页 |
4.2 水路系统的设计和水口模块加工 | 第55-62页 |
4.2.1 钻头概况 | 第55-56页 |
4.2.2 主副交替水口设计 | 第56-61页 |
4.2.3 水口和水槽模块的再加工 | 第61-62页 |
4.3 保径设置 | 第62-64页 |
4.4 金刚石参数设计 | 第64-65页 |
4.5 胎体材料的制备 | 第65-66页 |
4.6 装料计算 | 第66-68页 |
4.7 钢体再加工与净化 | 第68-69页 |
4.8 混料和装料 | 第69-70页 |
4.9 钻头的烧结及后期加工 | 第70-72页 |
4.9.1 热压烧结 | 第70-71页 |
4.9.2 钻头毛坯的后期加工 | 第71-72页 |
第5章 主副交替水口高胎体孕镶金刚石钻头的室内钻进试验 | 第72-78页 |
5.1 室内试验 | 第72-78页 |
5.1.1 试验设备 | 第72-73页 |
5.1.2 试验过程 | 第73-74页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页 |